美如童话——《外婆的道歉信》

    这是在最近很长很长一段时间内,很多很多书中我最喜欢的一本了。

      波折而不失美好,朴素而又深刻。

      其实最近几年,温暖系的小说已经有点供大于求了。大家越来越挑剔,很多打着“温暖”招牌的故事被批评为“无聊”、“空洞”以及“虚情假意”。虽然如此,这本书依然畅销且倍受称赞,足见其美好。

      《外婆的道歉信》在架构上就有两个相关联的鲜明特点:

      ①细分节且几乎在每个小节前都有不脱离整体的引文。

      这种写法,不算太罕见。几年前,白落梅写的《你若安好,便是晴天》(林徽因传)火遍大江南北。白落梅就是才用了这种写法。在每章林徽因的重要人生经历前,都写了几段抒情性的文字。这种引文其实很难操作,和正文太过相近便没有存在的必要。和正文相差太远,又显得不伦不类。

      ②每个小节的引文,内容都是相贯穿的童话。

    我觉得这本书最大的妙笔就在于此。如果单纯的写正文,爱莎完成外婆的遗愿,理解外婆所传授的种种情感,也不失温暖,也会畅销,但恐怕不会成为经典。

    引文的童话是一个抽象故事,爱莎的经历恰好就是把这个故事现实化。让童话中不同类别的物种与爱莎身边的人相互应对,让童话的情节发展与爱莎的任务完成相联系,不违和、不牵强、不搪塞这一切作者都做到了。

——————

      不知哪一天起,或早或晚,陆陆续续,我们都长大了。

      长大了很好,绝大多数情况下,绝大多数时候都很好。我们更加明白事理,更加有独立的判断,更加的自由。

      但你回想而去,是否能够想起你在哪一段时间告别了童话。不是扯着嗓子或是一本正经的和那个讲童话人说,神是不存在的,好人也未必一定能战胜坏人,而是真的忽视、真的忘记,下意识的感觉童话已经不在属于长大的我了。

      不过,童话其实不会随风散去。内容或许被遗忘了,童话中所蕴含的精神在潜移默化中被我们记下了,比如做个好人。

        更重要的是,我们不会忘记,幼时盛夏扇着扇子给我们讲童话的人。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失去了笑容 不再说话 只是默默看着你 转身而去的 远远的背影 鸟儿为什么不叫 桃花为什么不那么红 脚步越来越慢 停...
    北疆牧者阅读 1,950评论 1 5
  • “书,非借不能读也”。一日,在书友的办公桌上发现了《思考,快与慢》这本书,遂强行塞进包里,说:“看完就还”...
    李琴7802阅读 2,738评论 0 1
  • 大家对质疑“应该”练习的疑问也正是我的不解之处,辉辉在今天的带读中做了更详细的解释,我才有点儿恍然大悟的感觉。反转...
    七妈_haiyan阅读 3,738评论 0 48
  • 第一次见到王苗,是初二。 那天有个同学坠楼了,四楼,脑袋先着地 脑浆豆腐脑一样红白爆了一地 离事发地点最近的王苗一...
    越过时空去拥抱你阅读 1,527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