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与之貌,天与之形丨《德充符》章六

《庄子》解,每章一读。

文:

惠子谓庄子曰:“人故无情乎?”

庄子曰:“然。”

惠子曰:“人而无情,何以谓之人?”

庄子曰:“道与之貌,天与之形,恶得不谓之人?”

惠子曰:“既谓之人,恶得无情?”

庄子曰:“是非吾所谓情也。吾所谓无情者,言人之不以好恶内伤其身,常因自然而无益生也。”

惠子曰:“不益生,何以有其身?”

庄子曰:“道与之貌,天与之形,无以好恶内伤其身。今子外乎子之神,劳乎子之精,倚树而吟,据梧而瞑。天选之形,子以坚白鸣!”

解:

接续上章“无人之情”,本章为庄子和惠施的一次对话,对话从惠施对庄子“人故无情乎”的质疑开始。惠施的逻辑为:情是人的特性之一,人有情,无情非人。庄子从“人”出发,认为“道与之貌,天与之形”就可以为人了。惠施驳难,既然承认人,就要承认情。庄子接下来的“是非吾所谓情也”。有两种解释,一是“这不是我所说的‘情’”,另一种为“‘是非’之争是我所说的‘情’”。前一种上文不足,后说是。庄子厘定自己的“情”后,又从“自然论”出发,说名“情”伤身,应该“因自然而不益生”。此处大概可以推测惠施的“情”为“益生”之情,即贪图名利的人欲。惠施反驳庄子:“不益生,何以有其身?”庄子没有正面回答,只是说惠施“外神”“劳精”“以坚白鸣”是逆天而行。

惠施的反问问得不好。“不益生”并不代表“无其身”。按照庄子一贯的看法,保身重于“益生”;也就是说,“益生”不是重点,能够保身就好。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庄 子 之 乐 石瓢著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稚子之乐:...
    my石瓢阅读 4,230评论 3 35
  • 文章结构 1.三个独脚人的故事,人虽残疾,但本性与常人无异。 2.丑人的例子,引出“才全”,“德不形”,应抓住根本...
    295442de7134阅读 1,460评论 0 0
  • 岁月有的太快,坚持又让人觉得太难
    幺歌阅读 106评论 0 0
  • 我根本静不心来看儿子推荐的书,要么随便敷衍,要不就直接拒绝。每次看到儿子失望的眼神,心里就有点内疚。 当我看着自认...
    新意燕儿阅读 215评论 0 0
  • 点击查看 斑马王国,房租分期,租房分期
    斑马王国阅读 172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