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早又是送百度上学,每次上学的路上总能思绪激荡,今天想到的一个词:同理心
百度百科上是这么解释的:
同理心(Empathy),亦译为“设身处地理解”、“感情移入”、“神入”、“共感”、“共情”。泛指心理换位、将心比心。亦即设身处地地对他人的情绪和情感的认知性的觉知、把握与理解。 主要体现在情绪自控、换位思考、倾听能力以及表达尊重等与情商相关的方面。
很专业的心理分析,但是同理心作用远比我们所理解的深远的多,设身处地的去考虑事情,会得到更多人性化的设计和人性化的服务。懂得以人为本的创意。
甚至,对孩子以后的选择的职业有着深远的影响。
这篇文章涉及到二方面:
一、如何提高孩子的同理心。
二、除了百度百科上的解释之外,同理心对于孩子意味着什么。
个人认为孩子的同理心从二个方面获得:1,大量的阅读。2,体验。
从阅读中领略到人间烟火,从阅读中明白是非曲直,从阅读中感受自己从未感受到的一切,在自己思想的千山万水里穿行。
从文学,历史,去体验别人的情感,丰富自己内心的情感世界,体验情绪的能力。并多维度的理解人性,建立自己情绪的表征。
现在的学校的内容也大幅度的提高了阅读和作文的比重。要求孩子多读书,这是非常非常赞的一件事情。
而体验,多让孩子进行人际交往,体验各种职业的不同与相同。可以 让孩子懂得各行各业,越多越了解,越能知道很多东西并非不可跨越。感受着各行的不同,去寻找各行之样的相通之处。
很多机构,像麦鲁小镇,其实就是以体验为噱头,一大帮孩子在里面去接触,玩耍。这只是一种消遣,并非体验。
现在的自然课堂有很多都是挺不错的,走入田间,走入森林。但当孩子一多,那能沉浸到里面,思考到的东西就浅很多,以好玩不好玩来定义,而不是以尊崇自然,了解自然,了解生命万物以及了解自己为目的了。
体验,不要以玩具来代替。孩子想要尝试的就去真实的做,他想当水泥工,好,就去尝试水泥和水搅拌在一起,用来做一些小路。看着我在做饭,孩子想要尝试,那就一起来。
现在每天6:30左右就会叫俩孩子起床做早餐,目的是为了学习技能吗?不是,只是为了让他们去感受,感受到做一顿饭的不易,感受原来我也可以做到,感受到大家称赞他的手艺的满足感。
很多妈妈看到百度和奥特曼在做早餐,以后会是个暖男,别人家的好老公。其实我的目的并不是为了让他成为别人的好老公,而是成为更好的他自己。
一个孩子有爱自己和爱人的能力,有同理心,这是他以后幸福的来源。最主要的,是多职业的体验,同理心的驱使,可以让孩子不会在之后的职业道路上过于狭窄,不会对于未知的领域过多的恐惧,而是在内心里觉得,我可以成为任何一种人,只要我想,我就有这个能力。
话讲到这,感觉似乎还没有很清楚的表达出我所理解的同理心对于孩子往后发展的意义。对这个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私我,一起聊聊,相互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