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读开智学堂的文章以及昨天读《经验的疆界》,说成为聪明的学习者大致分为三条路径:
1、笛卡尔信徒。崇尚科学,擅长分析,追求简洁、逻辑性强、可复制的理论,因其致力于弘扬以数学为思维方式,并提出“我思故我在”的哲学论述,还有“怀疑一切”的理念也是他提出的,由此可知,我的第一性原理“科学精神”就是来源于此,不过仅仅是笛卡尔“怀疑论”信徒。这条路径的适用领域就是一切以数学为根基的学术以及可以建立数学模型来分析的学科,比方说理工科、经济学、金融等。
2、成为讲故事的人。强调语言、暗喻、类比、感染力等,喜爱雕琢语言的细微处并挖掘意义,可以想到的覆盖领域包括:文学、史学、讲演、律政以及宗教等。
3、成为适应者。强调历史的复杂,喜欢研究人如何适应环境的具体过程和复杂生态,以此加深对智慧的理解。将人、动物、技术、各类组织、整个社会都看作是适应的产物。
读书总是能触发自己的思考,并为生活找到方向,而对习惯于马上行动的群体来说,就好像游击队有了思想纲领,进退更加自如,通过阅读分析,比方说我自己,就是典型的适应者。
曾经有过这样的思考结果:人生所能达到的高度,无非就是与这个世界的契合程度。
这就是一以贯之的“适应世界”论,世界是多元的,人类也只是其中的一元而已,与其他生物、自然环境、宇宙万象构成了整个复杂的融合体,就像“天行有常,不以尧存,不以桀亡”的古语说的都是同一个道理,怎么让自己成为契合度更高、更具竞争优势的个体,才是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应对复杂的世界,最好就是打造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
司马贺这种科学奖项的大满贯神人,我们来看看他的知识树,数学、逻辑学、管理学、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心理学、认知科学等领域都是翘楚,那么他能有如斯成就也不足为奇了,他的知识可以说就是人类社会的发展根茎枝干,智慧的源头。
再以现世的投资宗师查理芒格为例,他提出的格栅理论就是要跨界学习各领域的根源知识,像数学、物理、生物、社会学、经济学、心理学等等,至少得懂每个主要领域的基础知识,这样才能更大限度的了解社会运行的规则,才能更加适应这个世界。
反观自己,混迹社会学到的本事,严重缺乏学术训练,就是说我先存的自以为的知识有可能全是偏离源头的信息,当然不能很好的与世界契合,那么分析我的实际情况,最佳的学习路径是攻伐自以为还不错的知识体系,历史、军事、文学、政治、经济、金融、心理学;与此同时学习认知心理学、人类学、社会学、数学、物理,就以交叉的认知心理学为切入点,一步步的训练、印证,剔除杂质,吸收精华,让自己的知识树枝繁叶茂,可以更加坚实的抵御人生风雨。
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才是纵横世界的资本,越系统化,就越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