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五千年文明孕育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大漆,漆扇乃其工艺瑰宝之一。为进一步了解漆扇工艺,更好地发扬和传承漆艺文化,2024年7月19日,曲阜师范大学“丹漆随梦·乐道拾遗”实践队进行了关于漆扇的文献调研工作。
从文献中我们了解到,大漆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7000多年的新石器时期。而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创造神奇漆器和大漆文明的国度。漆艺,不仅具有实用性,更兼具艺术性。它完美融合了实用与审美,传递着东方文化的独特韵味和温度。与茶叶、丝绸、瓷器一样,漆扇也是中国文化的瑰宝,是世界了解中国文化的一扇重要窗口。而漆扇最早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当时的漆器技术已经比较成熟。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漆扇的制作技艺不断发展和完善。在宋代,漆扇逐渐成为了一种流行的工艺品,并在明代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从漆到器,从技到艺。漆艺的传承与发展,离不开一代代漆艺人的不懈努力和创新精神。他们在大漆工艺的基础上,不断探索新的彩绘技巧和图案设计,使漆扇的样式和风格更加丰富多彩。同时,他们还积极将现代设计理念融入传统工艺中,色彩变幻,一半天成,一半人为,使漆扇在保持传统韵味的同时,更加符合现代审美需求。正是因为漆艺人的努力,大漆的美才能传承与弘扬。
千年时光,小小一把漆扇,承载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美学理念,流云变幻,诗情画意,东方独有的韵味经久不散。在文献调研的过程中,我们了解到更多关于非遗文化的知识,这更加坚定了我们要发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决心,让绵延数千年的文化根脉,永远在中华大地上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