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内观禅修心得--千佛塔禅修中心

参加内观禅修心得,首先从规则的感受开始

1.过午不食,早上和中午都是斋饭,晚上营养汤(红枣水)+红糖。由于晚上没饭吃,生怕挨饿,中午不管男女都吃满满一大碗,切身体会到了“心理影响饮食习惯”。

2.全程禁语,手机上交统一保管。离开手机的日子,确实有种少了随身物的空缺感,但更加用心体会到生活纯粹的色彩,吃饭时只听到筷子与碗叮叮当当的声音,只有品尝食物的全然投入。学话两年,终身都难闭口。第一次七日不说一个字的生活,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受,反而浑身解脱,不需要因为外在而去发声。临近闭关结束后,无需保持神圣的静默了,只要一聊天,确实能感觉到心意的恣意生长,太多意念生成了。

这些规则,现在依然影响着,回来后,话变少,语速变慢,更习惯吃多点素菜。我也全然享受这种改变,这是一种心境的变化,我口说我心,说话掷地有声,更多聆听家人和孩子说话。安静之美[爱心]

特别喜欢这个多肉,有张力又有宁静之感


内观禅修,对我的体会而言,其实也就是从外在回归到内在,观察自己身体和心意本来的实相。内观禅修中的观息法和全身觉知扫描法,其实就是一个觉知、观察的工具,同时也必须具备平等心。觉知和平等心就是一对翅膀,觉知身体愉悦的感受,平等心对待,不起贪求。觉知身体不愉悦的感受,平等心对待,不起嗔恨。

我一直比较难接纳自我,特别在意别人的看法。我在临近结束前一天,觉知到身体会因为没和人打招呼那一瞬间的感受,以及当时的想法@不打招呼=不礼貌。我对这些做观察时,我也突然明白了,什么是觉知,什么是平等心。我的愉悦和不愉悦,其实都是我的感受,会生起灭去,无常无常。无需太过纠结于这些无常感受中,同时,接受有各种不完美的自己就好。

内观中,我很喜欢开示环节,因为能听到师父根据禅修不同阶段的理论知识,其次,开示也能摆脱打坐的约束,各种姿势的静坐开始。

1.别人用言语身体伤害他人时,他本人也受到伤害。他人的负面情绪若是一份礼物,接受这份礼物,也就接受他的痛苦,不想接受就微笑拒绝。若是自己爱的人,可以以爱回给他。因为他自己本身也很难受,给一个拥抱,告诉他,我爱你,别害怕,一切都会改变的。

2.感受无论是愉悦和不愉悦,都是会生起灭去,都是无常的,若我们一直围着无常的情绪打转,就会陷于无名的痛苦中。我们要觉知,平等心,就是为了好好生活,懂得生活的艺术才能懂死亡的艺术。这块有点似懂非懂,能够生前用平等心对待生活,肯定也是一个慈悲平和的人,自己和身边人都受益,所以临到死亡之时,没有遗憾之心,死亡只是觉知身体感受的最后一次经历而已?也许对,也许不对。

3.七日的内观禅修只是开始,更多的修行在日常生活中,每一次不愉悦感受生起时,减少习性反应,减少不良情绪,不愉悦的感受时间一次比一次短,一次比一次减弱,这就是进步,体会到内观的好,才会更多修行,变得越来越好。

即使身处水沟,依然绽放着光芒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读一本与我隔了一年时光的书,突然发现曾经的心境在时光中还依稀残存,读着读着竟能拼凑个八九不离十。或是因...
    梦落寻声阅读 2,990评论 0 5
  • 从前从前有个人爱你很久,但偏偏,风渐渐,把距离吹得好远。 熟悉的铃声,把我从宿醉的梦境中拉扯出来。 喂,谁啊?很烦...
    淡漠如夏阅读 3,764评论 0 0
  • 活到这么大,竟没几次离开过济南。更别提在另一座城市生活一段时间了...我并不是不安于现状,只是觉得跟别人比较起来,...
    简阿丹阅读 3,677评论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