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合而矣!
首先,是社会大动乱的“思想喷发时期”。
古今中外的历史证明,在每一个动乱期,都会是文化的爆发期,如春秋战国、南北朝、五代十国、希腊时期、文艺复兴与工业革命到二战结束――甚至意识对抗激烈的冷战时期。
不是说“乱世”有利于文化的发展,而是“乱世”时,各种创新的、保守的、探索的、捍卫的思想都得以充分表达,并且在社会实践中验证正误,从而在历史上留下痕迹。
中华民国时期虽不长,但可以说是人类历史上最动乱的时期,全世界的力量都在一偶里竞逐,因此形成了“大师辈出”的现象。
其次,是世界文明的交融时期。
可以说“民国大师的诞生量”高于人类任何一个时期与地域,这是因为除了时间纵轴上的新旧社会转型,还有世界最大的东西文化冲突与交融。
这是我们历史上最黑暗的时代,却是世界文明史上最特殊的时代。“中华民国”其实只是一个时间与空间背景,换句话,不是“民国”的骄傲,因为无论那个时代叫“什么国”,都会烙上“大师辈出”。
第三,是时间的巧合
自鸦片战争列强的炮火引发民族的救亡图存,经历了自然的抗击、本能的应变到甲午战败后寻找新思想新出路,全球学习的志士们归来时,正好处于民国时期。
而二战更促成了我们与西方文明最杰出代表美国与苏联的平等的无障得的交流,因而,更强化了“大师辈出”的现象。
估计很多友友还局现了“大师”的范畴,自然地只想到文化与科学艺术领域,其实,还要包括军事家、政治家、思想家、哲学家、人类学家、宗教大师、慈善家、教育家等,才足以表达那个精英辈出的盛景。
第四,是新中国很快建立起来
回顾人类史上的各个“动乱”而“人才爆发”时期,一个共同特征是:社会归治后,很多大家与学说及其没湮没更多。原因是,漫长的“归治”时期,很多思想因为“决出了胜负优劣”而出现了淘汰。
但新中国的快速建立,便没有经历这样的淘汰过程,因而被最大化的保存了下来,在“百家齐放、百家争鸣”的思想下,都得到适度的保护与传承,因此,就给今天的我们留下了“民国时代大师辈出”的灿烂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