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剽悍晨读笔记】2017.4.28——《落差:如何化解我们内心的失望》提振精神的三个方法

文/龙女那伽

今天分享的是《落差:如何化解我们内心的失望》一书中介绍的三种提振精神的方法。

一、放慢思考。其实这个方法,用我们通俗的话来说也叫“心急吃不着热豆腐”。

或许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体验:一件事,你可能越着急越做不好,尝试着停顿一下,或者放慢手脚和头脑,把事情的一步一步扎扎实实地做下去,结果会比你手忙脚乱做出来的东西效果更好。

我们说“每逢大事有静气”,就是要训练这种面临紧急情况时,能够沉住气,主动克制自己急乱的步子,这样不仅可以防止出错,更能让人在头脑平静的情况下,作出最佳选择。

比如几分钟的冥想、独处;读书时放慢速度,或者干脆读出声来;远离手机电脑等时效性强的信息,给自己营造一个慢下来的氛围。

二、深度想象。我认为的想象,更多时候是白日梦。白日梦能让人放松。很多人劝导情绪低落的人的时候,都会说“想想那些美好的事”,就是让人通过想象,让自己沉浸在美好的事或者回忆中,身心进入那种轻松或者积极的状态,进而影响到现在的状态。

不过,我觉得,在做这个练习的时候,还可以搭配身体动作上的配合。比如,我曾读过一篇文章,说咬着一根铅笔这个动作,能让人慢慢开心起来。因为咬铅笔的动作,跟笑类似,而身体做出了“笑”的行为,心理可能也会跟着变化。

这是通过身体影响心理,今天这个深度想象的办法,是通过头脑中的行动,营造放松积极的氛围,如果配合身体的行动,可能摆脱低落的时间会更快一些。

三、连通左右。文中提到的,是指人在“长期沉浸于一件事”时,容易沮丧、抑郁,在日常活动中,可以“定时改变互动,完成不一样的任务”,可以激活大脑不同的区域,让心情变的更好。

事实上,要想做事高效,也可以用这种方法。比如,一些关于学习方法的书中,就经常写到,学习一门课程的时间过长,会影响学习效率。可以尝试在不同的学科之间转换,让大脑部分得到休息。

如果把大脑比作一个工厂的话,负责不同区域的部分,就像不同的车间。要让总体效率提高,就不能只是一个车间开足马力,其它车间闲置,而是在有限的空间时间内,给各个车间工作和修整的轮班机会,这样,才能保证头脑高效运转。

就好像一个作家,枯坐半天写不出一个字,可能出去散散步,回来后灵感又源源不绝了。

三个方法,总体而言,都是让人在紧张的生活节奏中,学会放松自己,找到自己的节奏,头脑和身体,都能够劳逸结合,不要在低落的情绪中沉浸的时间太久。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今天是有有妹妹上亲子游泳课的时间,可是有有爸出差了,我觉得自己一个人带妹妹去上课这个体力活肯定搞不定,就准...
    讲师仲夏阅读 338评论 0 2
  • 曾经的山谷里,有一株野百合,她梦想着开出一朵纯白的花,其他植物都质疑她,甚至对于她的梦想不屑一顾,她却自己默默坚...
    某个地方的某个人阅读 11,720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