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课作业:
1、经过一个月的P.E.T.实践,你有没有越来越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需求呢?分享一两件你对孩子深入了解的过程吧!
学习了PET后,我觉得自己比以前脾气好些了,孩子出现问题后,不是马上责备训斥孩子,而是先想想为什么,从他的角度来考虑问题。上周,老师给我发微信,发了两张照片,一张是下课他坐到了窗台上,另一张是老师让他罚站,他坐到了地上。我看到后,想起了昨晚儿子和我说过:“妈妈,**说他趁我不在的时候把我的本子扔到窗外去了。”“那你怎么办的呢?”“我告诉了老师,老师说,大事告老师,小事不要告老师,妈妈这是小事吗?”“你们班有41个学生,会发生很多事,对老师来说,可能是小事,但是对于你来说就是大事。”“那国家大事才是大事吗?”“国家大事对习爷爷来说是大事,对你来说可能就是小事了。大事和小事要看对谁来说的。”因为虽然和孩子说他告诉老师没有错,但是并没有解决他的问题,我想,把他的本子扔出了窗外,对他来说是大事,他会一直想着。所以我给老师回了条微信,说了我这个推测,并且说,我也给孩子说了如果是**把你的本子扔到了窗外,应该让他去给你捡回来。下午接孩子放学的时候,老师专门给我说了这个事,我说,是孩子表达不清,只是说把本子扔了,没说扔出了窗外。并且让孩子绕道走水管去窗台下面捡回了本子。(他们是一楼,但是因为绿化,直接去窗户下不容易)孩子挺高兴的,总算了却一件心事。我也和他说了安全第一,翻窗户是绝对不可以的。晚上他和我说:老师今天把**的书包扔出了窗外,让他抱着书回家。(这个方式值得商榷,但是这件事算是让我明白了一般孩子做出些让我们不可理解的事都是有他自己原因的,我们先不要急于下结论。)
2、今天的“餐桌沟通”,对你有什么启发呢?
找到发生问题的根源,才有可能去解决问题。自己越焦虑恐惧,担心的事就越容易发生。
笔记:
总结一下,解决孩子喂饭问题的几个步骤:
第一,父母要想清楚,自己到底能不能接受给孩子喂饭,不能接受干脆不要喂;
第二,从孩子的生理、心理需求以及父母自身找原因,看看孩子出现这个问题的真正原因是什么,然后根据需求解决问题。
一般来说,做到了这几点,孩子吃饭不会有太难解决的问题。
孩子最怕父母什么?就是怕父母纠结,不坚定。当你纠结的时候,他也不知道该怎么办好,不知道你的界限在哪里,他会试探界限,会变得很挑战。解决这个问题的第一步,就是要解决父母的纠结。
第一,从生理方面找孩子不好好吃饭的原因。
这是第二个方面,从心理方面去找原因。
还有第三个方面,就是从父母自身去找原因。当我们在某一件事情上焦虑的时候,孩子就会非常聪明的发现,只要他做那件事就可以得到更多的关注,哪怕这个关注是被骂,那也比被忽略强。所以,你越焦虑,他的行为越会持续。相反,你不把这件事儿当成事的时候,就啥事儿也没有了。所以我们常说,焦虑就是吸引,凡是你所焦虑的,都会增加这件事的发生几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