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备忘录(五)

为免忘却,且作记录。

留痕

工作留痕已是过街老鼠,从《半月谈》(内部版)到后来高层发言,可为啥还愈来愈盛呢?缘由么,大家都明白。

我以为,留痕将长期存在。

但我要说,若长此以往,必生祸患。

PPT

谈这问题时恰逢上面说(我也不知上面是什么,但“上面”是很牛的东西)PPT有不爽的地方。我想说的是,我十年前就预言过电化教育手段不应成为课堂教学评判标尺,还讲过机器永不能代替人工,至于教育,更不可以。我这些年做到了,虽然我也看到在声光电及计算机条件下的课堂,但我从未退让。至今我仍然反对麦克风小蜜蜂进课堂,反对用视听材料代替师生原生交流,更反对磨课——听到磨课二字我就全身鸡皮疙瘩,课岂是能磨的?!一群机会主义者侮辱教育,然后伪装教育专家捞取资本,留下无数所谓经验,最可笑的是一些学校还装模作样学经验,天呐!

PPT,该用则用。

教委曾经有公司

这题目特别有中国特色。前面提及留痕,我老实,也留了些痕。

印象中,教委曾经有个公司,存在了好些年,传说靠做各学校的业务没少挣钱。后来不知为何,公司换了主儿,据说移交给财政局了,又有说法给X投了,不管怎样,这些该是有痕的。

关于那公司如何获利,利益最终去了哪里,大约属于机密,外人不知,便有知情者也讳莫如深。我对其恶劣有些耳闻,没啥证据,自然奈何不了他们。但我相信,一旦翻车,必是大案。

感觉他们会清理干净的,但,雁过留痕啊!有些痕迹亦是抹不掉的。常于茶余饭后听人闲聊:学子公司是啥玩意儿?似乎谁都知道些,可谁也说不清,挺神秘。

出来混,终得还。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