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碎念:文字长河里的自我摆渡

近来,真的是变懒惰了。连碎碎念都懒得写。指尖划过空白文档的瞬间,仿佛触摸到某种凝固的时光,那些曾经跃动的灵感,此刻都蜷缩在记忆的角落,裹着尘埃沉沉睡去。我甚至觉得写文是一件透支心力的苦役,每个字的推敲都像在泥泞中跋涉,一篇文章能反复修缮数十遍,在字句的迷宫里打转数月——那些被揉碎又重塑的时光,早已悄然嵌进岁月的褶皱里。

登上简书,看着数据:虽然断断续续维持了几年,码下37万字,却仅有15.3万阅读量。这些数字在屏幕上静静躺着,像深秋枝头摇摇欲坠的枯叶,每一阵寒风掠过,都在悄悄磨蚀着坚持的热情。可即便如此,我仍固执地守着这份碎碎念——写作从来不是令人疲惫的负累,而是心灵深处最温柔的避风港。

那些深夜里与文字相伴的时光,台灯晕开的暖黄光圈,将整个世界温柔地隔离开来。键盘敲击出的节奏,是独属于自己的心跳频率;那些将心事倾注于笔尖的瞬间,每一个字符都凝结着当时的情绪,或喜或悲,都是最鲜活的生命印记。这些片段早已渗入骨血,如同春日抽芽的藤蔓,悄无声息缠绕住灵魂的枝桠,一旦抽离,便会失了生气。

或许阅读量不过是数字游戏,真正珍贵的,是写作过程中与自己坦诚相见的机会,是把琐碎日常酿成诗意的魔法。所以,即便此刻满心倦怠,我仍愿握紧这支笔继续前行。不为阅读量的起伏,不为他人的目光,只为给自己的生活留下些闪着微光的痕迹。哪怕只是寥寥数语,哪怕无人问津,这些碎碎念都是我存在过的证明,是我与世界对话的方式。

在与文字这场漫长的拉扯里,我渐渐明白,写作的意义从来不在某个既定的终点,而在于书写路上,不断认清自己、拥抱生活的每一个瞬间。那些跌跌撞撞的坚持,那些与自我和解的时刻,终将拼凑成独属于我的生命长卷——在时光的冲刷下,这份用文字垒砌的存在,终将成为照亮自己的星光。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