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坐在正式的礼堂中听正式的讲座,有点冒充“高、大、上”的感觉。作家,是个高尚的称谓,这不仅需要有深入、独立的思考和见解,还需要有准确、精谁、独到的表达。显然,无论前者还是后者,我目前都无法达到那样的高度。
图片发自简书App
从我个人观察的角度出发,刘庆邦老师的讲座完全符合他的作家的社会角色。老师关于生命的质量、力量和分量的阐述让我很受启发。或许,人与人的差别最终来源于那些看不见的地方,比如意志力的锻炼和成长,比如思考的持继和深入,比如天长日久的坚持干一件事情……
从鲁迅到史铁生,从沈从文到莫言,因为老师的讲述,才知道鲁迅身高不足1.6米,才知道沈从文因逝于年中而与诺贝尔文学奖失之交臂,才知道“教育总量”这个称谓……
愈发觉得意志力的重要,并为自己生命不够分量和缺乏分量而羞愧。
看来,能够用力地活着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命题。
2019.5.10以记
图片发自简书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