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了几天的夜,终于在今天下午完成了两万多字的暑期社会实践总结,我个人不喜欢形式化主义,也往往很多时候被迫做着一些形式主义的事情,转眼即将大三,在团委也算是经历了一切该经历的,从一名小干事到副书记,我还是有很多想法想要表达,其实高校的很多活动主题的出发点和教育意义都是积极正面的,只是在实施的时候,一步一步的流于形式,变了味道,变成了功利场,我个人觉得有些事情不必去争,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该是你的就会是你的,走心,自己从中获得了成长,那就是有意义的,没有辜负所付出的时间和精力。当我跟很多人说自己的想法时,都只会说,别的学院也是这样的,别人也是这样的。历年如此,历来如此,但是没有人想要过去改变,跨出这一步,变成我和别人不一样,而都是一步步被周遭的环境同化了,有的时候在想,究竟是我与这周围环境格格不入,还是这世间本就如此。
也许我活在了书中的理想国里,可是我看到是因教育经费删减,上海交大学子敢于南京抗议,自行DIY组装并开出车站,哪怕政府大拆掉一段铁路,也能利用路边工具材料重新铺好,政府又拆一段并收走材料,学生拆掉火车后段铁路补前段,那种对追求真理的纯粹才本是青春学子该有的精神内涵,而暑期实践的评比变了味道,掺假的材料,把实践地变成了名利场这又何尝不是一种悲哀。
之前看到了一篇文章名为《你的深度思考能力,是如何一步步被毁掉的》,之前也看到类似的文章,大致意思都是讲在这个信息碎片化的时代,我们是怎样慢慢失去掉深度思考能力的,有些事情不去做,不去落笔,就不知道会有多难,看似好像多了很多信息获取的渠道,实则没有深入的去构建想要了解的知识体系,快餐化的阅读,被处理过的信息消磨着闲暇时光,读到最后,细思极恐。
文中说为了应对全球化,全球化会加剧贫富差距,有个著名的二八理论,而随着全球化,会更加剧贫富差距,百分之八十的人会被更加边缘化,而如何化解这百分之八十的人与百分之二十的精英们的冲突呢,那就是让他们安于为他们量身订造的娱乐信息中,慢慢丧失热情、抗争欲望和思考能力,“公众们将会在不久的将来,失去自主思考和判断的能力,最终他们会期望媒体为他们进行思考,并做出判断。”
一言以蔽之,那些被边缘化的人,只需要给他们一口饭吃,一份工作,让他们有东西看,便会沉浸在“快乐”之中,无心挑战现在的统治阶级。
没错,就是一切偶像剧、明星、娱乐圈、微波热搜、暴力冲突、情绪煽动、阶级对立、低幼化游戏,而反观日常生活中,我们身边到处充满着这些信息,基本上这些信息和我们的生活一丁点关系都没有,对我们也没有一点价值。
身边的同学基本上都是几种模式,不断的追着综艺,刷剧,要么没事打几把王者荣耀,寝室的深夜座谈也是把娱乐圈的种种当作谈资,好像谁不知道了点娱乐圈的事就会显得这个人特别奇葩,我并不是说完全否定,也有很多积极正面的榜样的力量,也会带给我们启迪,但是慢慢的思考和反思越来越少了,把媒体当作了自己的生活的指南。活在别人为我们设定好的框架里,停止思考,失去独立的能力,变得越来越依赖于环境,喜闻乐见的是什么呢,看文章就是为了放松的,最好是不用脑子。
毕竟,我们生活中,有着太多太多被人为创造出来,来吸引我们注意力的东西,各种层出不穷的偶像剧,大片,综艺,娱乐圈花边,网络游戏,热点消息,诸如此类。
而我们心满意足地,一步步走进去。一旦习惯了这种低成本、高回报的刺激就很难再去做那些高投入的事情,也许渐渐很难再产生情绪的波动,很难再去投入到一样东西上面,很难专注地去做一件事情,而习惯了轻而易举能获得大量愉悦感,就很难改变。
学习,阅读,思考,也自然没有人再愿意去做。这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而我希望能有丁点启迪,做出改变,我不想成为温水里被煮着的青蛙,不想成为那被边缘的百分之八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