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风筝的人

图片发自简书App

去年我家乖乖回来过暑假时,书包里有本《追风筝的人》的书,我才翻看几页,她就急冲冲抢了回去。不久,在同事办公桌的书架上,我又看见了这本书。于是,趁参加读书计划之时,我便在网上淘了一本回来看。

美籍阿富汗作家的《追风筝的人》讲诉了两个阿富汗孩子的故事,一个是富家子弟的阿米尔,一个是陪伴阿米尔成长的仆人儿子哈桑,而哈桑却是阿米尔的同父异母兄弟。

实话说,书中所讲述的故事有点跟老舍先生的《家》相类似,也是交织着爱、亲情、友谊、阶级、愧疚、赎罪等,只不过场景换到了陌生的阿富汗国度,并横跨了阿富汗和平年代、被前苏联入侵以及被极端宗教势力塔利班掌控的三个时间段。作者对人物内心剖析以及忏悔反思,从翻译后的文字去阅读,亦能感受到其“用心良苦”。

在看这本书时,我曾讨厌过阿米尔,他的嫉妒和懦弱,给阿桑带来了无法弥补的创伤,也间接造成后来的悲剧发生。但我也佩服他,最后他还是继承了父亲的坦诚与勇敢,知错就改,听从拉辛汗“当罪行导致善行,那就是真正的获救”劝告,重返阿富汗,并在塔利班暴徒手里救出自己的侄子,也就是阿桑的儿子,迈出“自我拯救”的第一步。但转念一想,我们又有何资格去讨厌阿米尔,我们不是也在重复着他的行为吗?

在哈桑的身上,可以看到他对友情的忠诚,这是大多数人所期盼和羡慕的;在阿米尔身上,可以看到任性脆弱的一面,往往我们不太敢于去面对。理想中我们都渴望能像哈桑,遇到忠于自己的友情,生活中我们更像阿米尔,为了自己而选择牺牲别人。

“我追。一个成年人在一群尖叫的孩子中奔跑。但我不在乎。我追,风拂过我的脸庞,我唇上挂着一个像潘杰希尔峡谷那样大大的微笑。”

看到书的最后,阿米尔为唤醒侄子封闭的心灵,选择再次放飞风筝,并独自去追赶风筝时,让人感到无限欣慰。

图片发自简书App

骨子里,我还是相信轮回的说法,这与宗教信仰无关,也不是什么封建迷信。我只是觉得,每个人的经历都有着多面性和不确定性。就像你拒绝别人的表白,总有一天,你也会被别人拒绝一样。当年的哈桑不顾一切地为阿米尔追风筝,三十年过去了,阿米尔也是那样不顾一切的去为哈桑的儿子追风筝。也许他们追到的风筝不一样,但那份浓浓的感动和温暖,不会随时间变化而改变。

for you ,a thousand times over.who can find the kite runner !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那儿有再次成为好人的路。 这一次不再局限于剧本浅析,因为《追风筝的人》不仅仅是剧本、小说和电影,还是一个非常沉重的...
    Andy胡良云阅读 3,398评论 0 5
  • 这几天读了一本书《追风筝的人》,此书写得挺好的,值得推荐一读。《出版商周刊》这样评价这本书:巧妙,惊奇的情节...
    一访文阅读 969评论 6 8
  • 今晚看了一本很有意思的书——《万物既聪慧又奇妙》,一时没刹住,没来得及好好画画。 但毕竟这是一件承诺了每天都做的事...
    哆啦有只大兔子阅读 422评论 5 2
  • 1. 媒体公司专注于创造精彩故事,而技术公司则专注于创造更好的做事方式。 2. 最重要的集资规则:寻找一个统一市场...
    金哲阅读 528评论 0 4
  • 这篇文章将演示GCD三个特性的使用:1.延迟执行2.一次性执行3.调度组 延迟执行 示例代码: LOG信息: 一次...
    ShenYj阅读 151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