姨去世不觉三个年头了,很想写写关于姨的事情,可不知是怕因自己了解太少还是怕写不好,久久未曾动笔。

母亲在世时,经常讲她在黄河岸上捡拾花生。自己没有问姨当时在不在一起,但姨也上过那绝对是一定的。自己虽然至今也没有去过黄河,但黄河岸边一定留下过母亲与姨的身影和脚印,那冰冷的风雨也一定刮过和湿过姊妹俩的脸庞。自己是母亲最小的孩子,关于姨的事也是从母亲口里听到的。

由于姨夫长年在公路段工作,姨也就不得不经常随姨夫的工作地的变化而辗转。单自己听到过的就有武功、凤县、陇县、卧龙寺等地。到了后来,才回到了宝鸡市区里定居下来。姨夫经常在外工作,家里的许多事情当然是姨一个人担当了。一家人的柴米油盐,吃喝拉撒,凡是没有当过家的是不知道那总是琐碎的,没完没了的。日复一日,没有一种恒心和耐心,那是不会支撑下来的。这也是中国传统家庭多少妇女共同的特征啊!

不幸的是,姨养育的一个孩子因发烧没有得到及时救治,最终落下了后遗症。这对姨是多么大的打击啊,可姨并没有嫌弃,好多年都在照顾着。而后来家庭里连连的变故,不仅对姨,对姨夫也绝对成了永远的伤痛。只是,很少听到俩人说起过,但这伤痛,从此如影随形,伴随着姨夫,还有姨;虽然,这是任何一位父母都不愿看到的,但灾难降临到他们的头上,他们依然顶着风,淋着雨在默默地承受着。

自己是父母后来落户到武功出生的,不管是起先武功隶属于宝鸡还是后来隶属于咸阳,自己也多次见到姨一家对自己家的接济。这在那个困难时期尤显得可贵。毕竟,姨一大家子人,不用说,在那个年代家里也并不是怎么宽裕。

在自己那年生病时,还在姨家小住有一月许。姨一家人当时对自己的帮助从某种意义上讲,应该是给了自己第二次生命。否则,或许今天早看不到自己了;要么,必是一个傻子或疯子了。

自己工作后,自己要么独自,要么和家人一起也时不时来宝鸡看望姨和姨夫他们。这,于个人来讲,恐怕是自己最能做的回报了吧!母亲去世后,大家都瞒着姨。因为知道她有心脏病,大家是怕她听到这消息会对她有什么不好。最后哪一次和哥哥嫂子以及姨在外面吃饭,回来的路上,姨每走一小段路就要歇一歇。

上前年暑假,自己惦记着要看看姨,可惜,因自己的磨磨蹭蹭,等到的却是表哥告诉自己的姨突然去世的消息。这也成了自己永远的遗憾了。

在姨夫去世后13年,姨也走了。睹物思人,物是人非,而姨的音容笑貌以及那些往事却总是浮现在眼前,萦绕在脑海里,泪水也止不住悄然流下。

忘不了姨在群众路那个底层又小又暗的厨房做饭的情景,忘不了与她和姨夫在河滩一起散步的情景,忘不了她坐在小区坡路口的台阶上迎接我们从武功来或目送我们离开的情景......

姨,我可亲的姨,您可知道我们在想您吗?愿您在天堂永远快乐。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我出生在山东,在我只有几个月大的时候,母亲带着我和我哥去了父亲的老家湖南衡阳。 在我四岁的时候,母亲曾经带着我,坐...
    蓝天白云XM阅读 792评论 12 21
  • 我有五个姨姨,除了我妈,我妈排行老三。大姨和大舅是姥姥从她前夫那里带回来的,和妈妈的这些姊妹们是结三姊妹。二姨、...
    过我的小日子阅读 1,891评论 3 3
  • 我大姨叫徐建芝……我永远忘不了大姨的身影,永远会听到她喊我的声音……大姨1921年人,和那个党同年生……也就是她的...
    水火风情阅读 327评论 1 2
  • 1 彪悍的三姨,这次失手了,败的很惨。 听说,头顶上的刚烫了一周的卷发,被儿媳妇翠竹扯下来了一大把,这还了得! 堂...
    九丫头艾林阅读 272评论 1 2
  • 我的二姨是一个勤劳朴实的农村妇女。在我记忆里,她永远都是扎着两个长度靠肩的马尾,几十年从未改变;中等身材,她话很少...
    温柔指尖阅读 675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