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自媒体人蓬勃生长的好时代,仿佛一夜之间,就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写作者,阅读、转载公众号的文章已代替了读报读书,起点、晋江上的小说也频频拍成电视,让很多草根作者备受鼓舞。
最近陆陆续续听了好几次写作相关的分享课,来上课的都是已经在写作这条路上的先行者,有畅销书作者,有公众大号创始人,有写出被大号转载的优秀写作人,在他们身上,我发现了一些共同的明显特质,如果你和我一样,还在这条路上彷徨,不妨从他们身上学习。
首先,他们都是生活的有心人。一名优秀的写作者,常常是善于观察、见微知著的人。生活中的一件小事,旅途上的一段风景,身边人的一次奇遇,社会上的一个事件,无心的人见过就忘,而有心的人眼睛就像摄像机那么敏锐,这些一闪而过的的片段都会被留意、记录,成为写作素材,消化成人生阅历,经过积淀、思考和提炼,然后在什么时候就会输出变成深入浅出的道理,动人心弦的故事。
比如说一起出去旅游,我们拍完照发个朋友圈就完事了,人家却写出一篇文艺逼格高的诗和远方,看得人只拍大腿,怀疑我们去的是不是同一个地方。
比如说看娱乐八卦,我们看到就发微信群里,大家茶余饭后调侃一下就算了,人家却可以从一件娱乐事件中挖掘出深刻的人生道理,严肃又不失活泼。
比如说我们吃饭是吃饭,而蔡澜却能从吃中写出妙趣横生;我们的幻想是白日梦,而别人却可以把天马行空写成穿越小说、武侠传奇、仙侠小说···
比如说蹲监狱下放这种悲惨的体验,别人叫苦都来不及,季羡林就可以写成《牛棚杂忆》。
然后,他们还是善于思考总结,有独立想法的人。写作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梳理思路,归纳总结或者演绎的过程。很多相似的现象,类似的故事之中,有共同的道理,看似不相关的事物之间也会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常规的不断发生的事件之间有隐藏的规律,敏锐的写作者就是去发现这些道理、联系、规律,并把他们用合适的语言表达出来。
不同的写作者对同一件事会有不同的看法,所以他们又是非常有独立想法的人,很多伟大的作家,其言论或观点就像夜空中不灭的星星,即使穿越千年仍然给我们以启迪。读到好的文章,我们常常会觉得完全说到我的心坎里去了,遇到知音的感觉。或者是有“哎呀,就是这么个理,以前我怎么没发现” 的醍醐灌顶之感。或者是感觉前人已经把这个道理说尽了,后人只有引用的份。 《诗经》的优美诗句,《论语》的人生道理,到现在还魅力无穷。
还有,他们往往都是谦虚的人。越牛的人往往越不会吹牛,就像王健林会说一个亿是小目标,或者是“我只是做了一点微小的工作” ,这可不是他们故意逗我们玩,而是他们发自内心觉得自己的不足。人生就像一个圆,当你往外走的半径越长,圆的外围接触到的面积越多,接触越多,才会越觉得世界的丰富,从而感觉到自己的不足,然后不断去学习提高。
给我们上过课的写作者,无一例外都有谦虚的空杯心态,即使他们已经在这条路上跑到我们前面,仍然保持着小学生的心态,每天读书,学习,练笔,一篇文章反复修改、雕琢,甚至推倒重来。俗话说:半瓶咣当,满瓶不响,初学的写作者,切忌写了几个字就觉得自己有二两小才哦。
最后,他们都是勤奋自律的人。现在非常流行“斜杠青年” ,指的是一群不再满足“专一职业”的生活方式,而选择拥有多重职业和身份的多元生活的人群。很多写作者都是在本职工作之外,利用下班后的时间坚持写写写,写出了一篇天地。大文豪鲁迅先生,18年写作生涯里平均每年写35万多字,平均每天差不多就是1000字。
人的时间都是24小时,但有的人的时间感觉又不止24小时,关键是看如何利用工作之外的8小时。别人追八点档电视剧的时候勤奋的人在灯下写作,别人在唠嗑刷微信的时候勤奋的人又在读书学习。写作是没有捷径的一条路,不读万卷书,下笔没有神,不写够几十万字,就不好意思要结果吧~
《卖油翁》里说:无他,唯手熟尔。其实写作也是一门技术活,只有经过不断地训练,才能不断精进。一个写作者,如果具备了敏锐的观察力,独特的思考力,丰富的阅读量,足够的练习量,还愁写不出好作品吗?让我们一起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