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运是个太玄妙的东西,以前不信,后来有点相信了。生出这个想法的时候,是在暗夜里辗转难眠,躺床上独自发呆的时候。
那个念头转瞬即逝,内心还是打了一个激灵,被自己吓了一跳。往往只有上年纪的人才会看到“命运”无常,忽然有这样的想法,难道我是老了吗?
四周很安静,随后不由自嘲,年纪轻轻叹什么命呐。孔子说自己“五十知天命”,你才走了三十年多一点,见过几座山,淌过几条河啊,敢妄谈“知命”。
不过也能理解,没有人生来信命,而是很多人在经历了世事无常后一种无奈的自我安慰罢了。想想顶着那么大的困难,揣着那么多的不甘,也怀有坚持到底试一试的决心,可悲伤的是,结局永远只有一个:徒劳无功。
这个世上有太多“心比天高,命比纸薄”的人,委屈执拗地活着。他们心中都有个月亮,挂在高高的夜空,每时每刻抬头仰望,也跋涉了许久,奈何却永远摘不到。这种时候多了,着实令人气恼。
我是一个很笨的人,拙于嘴舌之谈。太过热闹的讨论里,我总是插不上嘴的那个。曾很多次羡慕别人的高谈阔论、八面玲珑,暗暗揶揄自己真是一块笨石头,怪不得如此凄凉不起眼。可又欣赏这样的自己,一直用陆游的两句诗“花如解语还多事,石不能言最可人”暗暗勉励提醒自己守口如玉。
“性格决定命运”,这句话不知道有几分真。像我这等天生愚笨之人,恐怕只能默默无闻了吧。那就做点喜欢的可爱小事,看看书,写写字,躲进小楼成一统,顺便关心关心粮食和蔬菜。
电影《三少爷的剑》里有一段剧情。谢晓峰万念俱灰,因为找不到出路而无限绝望,深感活着没什么意义,于是在佛前苦苦求拜。挑粪夫苗子走过来安慰开导了他一番,递过来一个馒头说“先填饱肚子吧,然后努力干活,就能闻到馒头的香气,闻到了馒头的香气,你就知道活着的意义了。”
每天的日子好好过,命运应该不至于太差吧。
如果命运真得只是给了你一个柠檬,怎么尝,味道都是酸酸涩涩,可又扔不得,你会怎么办?
有人自怨自艾,坐以待毙,但什么都不能改变;有人会想办法把柠檬切开,一部分晒成柠檬片,一部分榨成柠檬汁。在主动改变中,有了更多的选择。
早读时有学生分享了一则人物素材,讲到了美国著名的电台主持人莎莉·拉斐尔。这个曾因主持风格和路线不被认可,在好几年内频频被电台辞退,有些时候,她甚至认为自己这辈子是完了。可是怎么能就那样轻易臣服于“命运”的翻云覆雨手呢?抛开自卑和怀疑,一点点发现改变,一次次坚持尝试,18次被辞之后,她终于将命运逆转,成为美国一家自办电视台节目主持人,两度获全美主持人大奖,每天有800万观众收看她主持的节目。
富兰克林说“我未曾见过一个早起、勤奋、谨慎、诚实的人抱怨命运不好;良好的品格,优良的习惯,坚强的意志,是不会被假设所谓的命运击败的。”
“命运”这个词,恐怕是懦弱的人为自己的无能而寻找的托词和借口罢了。
当你感慨生活艰辛与命运不济的时候,要知道,你所想象的一帆风顺原本就是不存在的。此时的你,要学会坚忍,因为你只能是你自己的救世主。
印度心灵大师萨古鲁在《心灵午夜密谈》里说过一段话,当时读到很喜欢,就摘抄在了本子上,“你可以创造自己想要的生活,即便是现在,生活依然是你自己选择的,只不过你是在无意识地选择目前这样的生活。你也可以有意识地选择。如果你不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你就生活在“意外”事件中。当你“意外”地生活着,自然就会有种种焦虑。这个世界90%的人都处于焦虑之中,只是因为人们没有努力地将生活掌握在自己手中。事情一件一件接着发生,而你对它们无能为力。”
摊开手掌,看看掌心的命运线。当你握紧拳头时,有很大一部分命运线是被握在自己手中的,只有小部分露在外面,被握在上天手中。一生努力的意义就在于用自己手中的一大半,去获得上天手中的那一小半。
听人说,相信因果就能改变命运。如果命运还没有眷顾我,可能是“因”还没种够吧,自然不会有“果”。
可是,这世上真有什么“命运”吗?从来都是越努力,才会越幸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