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身边,有这样一群人,她们没有惊心动魄的侦察破案故事,也没有荡气回肠的豪言壮语,有的只是在普通内勤岗位上的勤恳敬业和无私奉献,但她们是桥梁,承上启下;她们是纽带,协调岗位职责;她们是中枢,上传下达,保证各项工作正常运转。
平凡岗位写忠诚
——记监管支队内勤 杨芳
自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她恪尽职守、无私奉献,连续坚守工作岗位72天,一天无休,用舍小家顾大家的精神与无怨无悔的奉献,凝聚起了抗疫正能量,展现了“巾帼不让须眉”的当代监管女警风采,留下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她就是新乡市公安局监管支队保障大队内勤民警杨芳。
杨芳,女,1988年5月出生,2011年12月参加公安工作,现任新乡市公安局监管支队保障大队内勤。自参加工作以来,先后获评优秀公务员2次,荣获个人嘉奖2次,2018年获“全市监管民警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疫情防控期间,为切实保障基层监所警力充沛,按照市局党委工作安排,监管支队机关警力下沉监所,留守3人负责支队整体工作。在接到封闭管理期间留守工作指令后,作为支队疫情防控工作唯一联络员,需要负责省厅、市局、支队以及全市19个监所大量信息上传下达,每天要面对繁重工作量,但她二话没说,迅速收拾洗漱用品及换洗衣物,把年幼的女儿送回老家交给婆婆照顾,马上投入到工作中。
一、临危受命,不负重托
舍小为大,闻令而动
撰写材料,统计数据,拟定通知,下发通报…… 加班加点,全身心投入到阻击疫情的工作中。期间,该同志撰写了领导讲稿、总结、方案、报告、请示、通知、检查通报、日报、周报等各类材料63篇,发布领导视察慰问、安全管理举措、先进典型事迹、感人故事、工作亮点等信息100余篇,协助领导组织全市监管会议、收听收看省市级会议、支队党委会、支队长办公会等大小会议24场,认真细致做好了上情下达、下情上报以及领导参谋助手工作,为支队疫情防控工作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和保障,用实际行动践行“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安全高于一切、责任重于泰山”的承诺,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和监所安全保卫战贡献了全部力量。
撰写材料,统计数据
二、战役时刻,舍小为大
在连续的抗击疫情封闭备勤执勤工作中,杨芳同志一直坚守岗位,以身作则,逆行而上做表率。她虽然是一位最平凡不过的监管女民警,但同时她也是一个不满5岁孩子的母亲,她的丈夫是一名司法警察,现任职于新乡市监狱看守大队。疫情防控期间,夫妻二人共同战斗在监所防疫一线,孩子只能送回老家托付给多病的婆婆照顾。
自大年初四接到返岗工作指令,到实行全员封闭战时勤务模式,再到三班制勤务模式后的70余个疫情防控关键昼夜里,她坚决执行战时工作纪律,牢固树立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奉献意识,克服种种来自个人和家庭的实际困难,始终以最高的标准要求自己、最严的措施坚守岗位,坚决阻断一切可能的传染途径、防范一切可能的传染风险,将疫情防控阻击战工作放在第一位。辛勤工作的背后是她对母亲和孩子深深的歉意,母亲患病无法探望,女儿年幼无法照顾,每次听到婆婆说女儿梦里喊妈妈,每次“三方”视频女儿哭着要回家,她都心酸的落泪,但拭去泪水,依然全力以赴,做好各项工作。
视频辅导女儿作业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在疫情面前,杨芳同志作为监管队伍中的一枝铿锵玫瑰,她舍小家为大家,勇敢的站在抗疫一线,用一名监管民警的责任与敬业,在平凡的内勤岗位上展示巾帼风采,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上践行着自己的初心和使命!
涓涓细流 润物无声
—记新乡市看守所内勤杨文娟
杨文娟,女,1985年7月出生,本科学历,中共党员,2014年参加公安工作,一级警司警衔,现任新乡市看守所四级警长、办公室内勤。
一、“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
2020年2月1日,疫情防控战役打响以来,警察作为逆行者,毅然投入到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而监管民警也拉开了战时封闭管理上勤模式序幕。而作为新乡市看守所内勤,自1月28日起,杨文娟便已投身于监所疫情防控中,至今已在所连续作战了109个日夜,是截止目前新乡市看守所封闭工作时间最长的。她已经习惯了连续加班的工作状态,疫情之下,作为新乡市看守所的中枢协调机构、后勤保障总部的办公室,杨文娟深知肩上责任之重,为确保监所稳定、各项监所事宜不断档、不掉线,杨文娟选择了坚守。
整理材料,下发通报
一、心思细腻,确保监所疫情防控有序进行瘦弱的身躯蕴藏着巨大的能量。
为确保政令、警令畅通,杨文娟早上起床后的第一站和晚上睡觉前的最后一站都是办公室。她总是思路清晰,第一时间学习公安部、省厅、市局及支队关于疫情防控最新精神,并报告所领导,辅助所支部部署工作,为所支部提供全面、准确的决策参考;第一时间结合所内工作实际,制定疫情防控应急处置预案和疫情防控工作方案;按照上级关于调整勤务要求,第一时间将120余名民警、辅警的勤务调整到位;及时向市局申请防疫物资,了解民警家中实际困难,靠前服务一线民警、辅警,为在所封闭管理民警、辅警提供坚实的后勤保障。
早上七点的办公室、夜间22时的办公室,总能看到杨文娟瘦弱的身影。她简直像个女超人,无所不能。我们常说“有困难,找警察”,而在看守所这个大家庭里,我们是“有啥事,找文娟”。
帮扶社区疫情防控
二、舍小家为大家,默默坚守在高墙内
她是一名监管民警,更是一位母亲、妻子、女儿,但是为了万家团圆,她选择了“一家不圆”,坚守在“高墙”内。
在监所封闭工作的日子,白天她忙于处理监所各项疫情防控工作事务,只有在夜深人静之时,方能暂时放下手中的工作,和牵挂的父母、爱人和5岁半的女儿视频,最长的一次,她3天没有和家人联系。2月29日,在监所封闭已整整一个月,杨文娟和爱人视频时得知:女儿伊伊晚上睡觉说梦话还在说“我好想妈妈”。连续加班加点工作30天,后背的酸痛、腰椎的不适、大脑的疲惫,杨文娟没有流过一滴眼泪,而此时此刻,她自己铸就的情感的铜墙铁壁全线崩塌。
女儿是软肋也是盔甲
之后的日子里,其女儿慢慢接受了妈妈暂时不能回家的现实,每天视频时总是分享她在家开心的事情。唯一的愿望便是疫情早日结束,所有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工作人员能回家和最爱的家人团聚。其爱人是一名老师,因疫情不能开学,他便开启了在家既当爹、又当妈、还要当老师的生活节奏,对他来说,每天要照顾女儿一日生活、陪女儿上网课,还要备课、给学生上网课。长达73天1752个小时的形影不离,总能接收到电话里爱人的“投诉”:这只神兽快把我逼疯了,听着他们在家相爱相杀的故事场景,一天的疲惫烟消云散。即便是这样,爱人也总是叮嘱:“早点休息,不能加班太晚了,要照顾好自己,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家里有我,你安心工作,我和女儿在家等你回来”。也正是因为家人的理解、包容、支持和关心关爱,让她更无后顾之忧,全身心的投入到监所疫情防控中。
妈妈是女儿的骄傲
家人是坚实的后盾
但内心深处对家人的愧疚确是她内心深处无法表达的痛。父亲生病住院需手术,她没能陪在父亲身边;女儿疫情后开学的第一天,她没能给女儿准备开学的防疫用品,送女儿去幼儿园。这半年,她错过了太多,对家人的愧疚也太多了。4月12日,是杨文娟封闭工作73天后回家的日子。一大早,她的爱人和女儿便来到单位门口接她回家,时隔73天的相见,内心没什么波澜,只是感觉:久违了我爱的人。简单的休整后,她便再次投入了监所封闭抗疫工作中。
归家的小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