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呼兰河传》有感

许多人都喜欢读小说,概因那环环相扣的故事情节往往引人入胜。我也爱读,似乎没有故事,里中的一切就都是虚的,无意义的。之所以读这本《呼兰河传》,是缘于电影《黄金时代》,至此脑海中始终回荡着萧红躺在病床上时回答的那句“当经历过伤筋动骨之痛,皮肉伤也就不算什么了。”

《呼兰河传》不是小说,文中有太多对呼兰河这个小镇的自然环境和风土人情的描写,大约有人翻一两页就毫无兴趣了,那真是可惜。我既读得下去还想继续读,又不愿再读。不是厌烦了,而是感到太真实了,有点怕了。

那个年代离我有点遥远,一九四零年的冬天,作者在贫病交加中写下《呼兰河传》,她在文末写道“以上我所写的并没有什么幽美的故事,只因他们充满我幼年的记忆,忘却不了”。

那是至今大约一百年前的呼兰河。

她是一个小女孩,只要是小孩子,怎么都是快乐的,那自在的大花园,花园里红的绿的蜂子,蝴蝶,慈爱的祖父。小孩子的日子是一点不无聊,不空虚的。小孩子爱凑热闹,去看跳大神,逛庙会,闹着要看野台子戏,比大人还着急。

热闹过去,竟觉得家是荒凉的,哪里都是。

那个时候的女人是悲苦的,而她们却不觉悲苦。被男人打是应该的,婆婆打媳妇是天经地义的。

好似人都是锈的,一切都太不过思议了。读的时候是真真的愤恨不已。

团圆媳妇被婆婆打死了,邻居家谁被大染缸淹死了。原来一个人的一生,不过只需寥寥几笔就够了,活着,后来死了。

一百年前人听说谁上吊跳河就聚过来看、迷信牛鬼蛇神、穷疯了就偷,现在不还是一样么?深夜里听到的儿子对瘫痪老母亲的骂骂咧咧、浩浩荡荡的送葬队伍,一百年前不也一样听到、看到么?

读着读着,不也是自己的记忆么?

那个瘦弱的跌坏腰的老头、那个把我抱着坐腿上摇的二爷爷,也都哪里去了?

我也只能说,曾经这住着谁,曾经怎么怎么样了。

只有那块土地还是老样子吧。

乱乱的,说不清了。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