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剧的昨天
拍了20年,播放了近4000集,一说到这一部中国影视界最长寿的电视剧,广东著名喜剧《外来媳妇本地郎》,相信在广东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每到周末晚上排排坐在电视机前等着外剧开播的情景,相信是每一个80、90后广东人难以忘怀的童年时光。自2000年开播以来,外剧就成为了两广地区观众情有独钟的“下饭剧”,也成为了80、90后两代人挥之不去的情怀和无法超越的经典。
2000年11月4日,《外来媳妇本地郎》正式在广东珠江频道首播,这一部原本只打算拍60集的电视剧,没想到开播后不久收视率就突破40个点。超过40点的收视率是什么概念呢,就是当时你们村每一百个人看电视,其中有超过40个人是在看《外来媳妇本地郎》!当时二佬阿宗的扮演者郭昶还为此高兴得绕着广东广播电视台大楼裸奔庆祝。
2004年湖南电视台还购买了外剧的剧本回去翻拍,片名叫《一家老小向前冲》,在湖南经视和安徽电视台(改名《我爱饭米粒》)一经播出,便名噪一时,很快就风靡了整个湖南地区和安徽地区,同时也成为了当地观众心中的经典。2016年该剧《一家老小向前冲》还被拍成了电影,由彭宇、柳岩、杜海涛等联合主演,在全国上映!
当初的外剧确实好看,三观端正、剧情搞笑、演员配合默契、表演自然、贴近本土生活、又反映社会热点。塑造出的人物形象性格分明而又各具特色,除了熟悉的康家人,还有说话大大咧咧的李彩娇、喜欢到处八卦的祝师奶、爱耍贫嘴的作家陈想妹等等一批让观众印象深刻的经典人物。看外剧总能带给观众一种家庭和邻里间的和睦与温情,还有没心没肺的欢笑,整整齐齐热热闹闹的康家大家庭更是每一个广东人都心之所向的理想家庭,所以收视率高居不下是理所当然的。
外剧的辉煌成就,二佬“阿宗”的贡献是功不可没的。在外剧里面,二佬阿宗这个角色可谓是整部剧的顶梁柱,是外剧的灵魂人物,阿宗能说会道、狡猾世故的小人物形象几乎承包了剧中的全部笑点。很多观众称,二哥阿宗就是广东的周星驰,这一点都不夸张,甚至在广东人眼里,他比周星驰还经典!
但不幸的是,2006年6月14日,外剧里面康家二佬阿宗的扮演者郭昶因癌去世。巨星陨落,外剧从此辉煌不再。
那么二佬阿宗的角色有多重要呢,我们可以从下面几件事可以得出答案:
(1)2003年,三嫂饰演者刘涛出走剧组,但对外剧收视率影响似乎无关痛痒;
(2)2006年,二佬阿宗的扮演者郭昶去世,外剧遭遇收视滑铁卢,收视率急速下降;
(3)2007年新阿宗出演外剧引起众多媒体关注;
(4)2019年外剧官宣阿宗死讯上了全网热搜!
从这几件事可以看出,足以证明二佬阿宗对于外剧的影响,举足轻重!
所以为了挽救外剧,外剧剧组曾找来跟郭昶很像的演员周晓滨到外剧出演阿宗的角色。周晓滨的容貌跟郭昶还是有几分相似,表演还算可以,可是观众对他的口音不买账,然后又挑出他不用左手吃饭、脾气没有原阿宗那样暴躁等一些鸡蛋里挑骨头的问题,后来周晓滨便无奈地离开了剧组。
其实小编我个人认为,周晓滨的出演还是可以的,幕前幕后都可以看出他的努力与付出,对于口音的这方面的处理,小编认为可以安排说是阿宗在伊拉克生活久了口音发生了变化(因为小编的一个叔叔也是这样,在别的地方生活久了就不会说家乡话了),但这点好像剧里面没有说明!
周晓滨离开剧组后,剧组安排阿宗去了非洲,还在那里被迫与酋长的女儿结婚,并且远程聘请律师跟阿婵协议离了婚。这一集小编我看了,表示很无语,简直是在黑化我们心目中二佬阿宗的形象,还不如安排说他是在伊拉克做生意在战乱中被炸死的。但值得安慰的是,去年5月份的第3952集“来自天堂的祝福”(阿宗的一封来自天堂岛时隔13年的祝福信揭开了隐瞒13年的秘密——阿宗13年前就已经因癌去世!)总算给了观众一个比较圆满的交代。
外剧的今天
06年以前的外剧可谓是一段光辉岁月,但再看看现如今的外剧那是明日黄花,毫无看头,很多观众都忍不住要口吐芬芳,用杨坤的话说就是“神马东西”“俗气”简直让人无语到极点。无论是剧本、演员还是布景,简直就是在敷衍观众。
广东有句话是这样讲的:“一家人最紧要系整整齐齐”,但现如今的康家,三个儿子离过婚、二儿子去世、康伯康婶离开大家庭回乡下养老、两个孙子要出国留学,这四分五裂的康家还是当年广东人心之所向的理想家庭吗?这样的家庭放在现实生活里,人唔笑,狗都吠了!
自从二佬阿宗去世以后,外剧就开始严重“跑题”,剧情的重心被逐渐地从康家转移到街坊身上,搬去列家村也正是这个原因。康家的剧情开始变成了街坊戏,而所谓的街坊戏,那剧情真的是鬼五马六,二打六的街坊演技也浮夸,华而不实,所谓的喜剧被演的尬、垮、无语、俗气!从头到尾都没笑过,没包袱没段子没演技没看点没意思,同观众逐渐失去了共鸣,也就渐渐的失去了观众!试问一下,故事线都不是原来的康家了,演员也更新换代了,为何不干脆把剧名也改一下,这样也不至于毁了观众心目中的经典啊。
外剧的布景也是让观众很无语,这花里胡哨的色彩和这乱七八糟的摆设,试问这是广东人的审美吗?
小编觉得这应该是泰国人的审美,布景的老师应该是个泰国人。
还有就是外剧的广告植入简直离谱到恨不得把整个画面给占满了,有时候小编就纳闷:这是广告里插播电视剧吗?
有人说外剧的没落,是“因为文化和语言的局限性,不仅是外剧,还有很多粤语类节目都是处于有心无力的低落状态”小编我听了真的想笑!试问一下,相对于粤语,英语、韩语、日语在中国不是更受局限吗?但是你看漫威系列的电影、美国HBO制作的《权力的游戏》,韩剧《太阳的后羿》、《请回答1988》、韩国电影《釜山行》,日本动漫等等,或多或少都有看过吧,觉得有文化限制吗?有语言障碍吗?不要屙屎唔出怨地硬。
阿宗离开14年了,对于如今烂泥扶不上墙的外剧,有观众说剧组现在是“把经典拍成了烂片,把情怀消磨剩冷漠”,也有观众嘲讽剧组“一直在吃老本”,更有观众跟小编直言他所知道的外剧只有1036集(阿宗扮演者郭昶在外剧的最后一集)。
然而纵使背负无数骂名,经历了无数曲折,可是人家就当耳边风你说气不气,外剧仍然还在不断地更新播出,从两千集三千集到如今将要到来的四千集,被誉为“中国最长寿电视剧”!试问一下,后面这些不知所谓的内容,拍了再多又有什么意义?
小编冷静的想了想,其实很多东西存在即合理。如今社会艺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就连“惊雷”这种备受争议的歌曲都能火遍全网,更何况外剧是一部沉淀了20年的艺术作品,经历了这么多的风风雨雨,却还能在每周末如期而至,难道不觉得这是一种感动吗?
外剧作为一部继承和宣传广府文化的20老剧,它存在的意义绝不止给观众带来视觉上的感受,更多的是精神上潜移默化的影响。而且事实上,在广东电视台这么多档节目里面,外剧算是做得比较出色的一档了,收视排在靠前,所以如果非要“喊停”广东电视台的节目的话,外剧绝对是排在最后面,“有排都轮唔到《外来媳妇本地郎》啊”!
有观众说,外剧剧组不思进取,混吃等死,然而事实恰好相反,其实这么多年来剧组一直都认真的倾听观众的心声,很努力地做出改变,且从未停过。比如郭昶去世以后,剧组比任何观众都明白阿宗这个角色的重要性,所以他们也很努力地去寻找解决方案,找了周晓滨出演新阿宗角色,但是新阿宗却不被观众所接受,而康家又不能没有阿宗,所以剧组又努力研究开辟新的故事线,搬离昌盛街入住列家村就是剧组花了很长时间研究做出的决定。搬去列家村这个做法说实话的确很有创新的精神和勇气,而且也很符合广州当时的社会发展状况,因很多人到广州都是租住在这种握手楼里面的,剧组希望能从这里开始跟观众产生新的共鸣,摆脱阿宗对这部剧的影响。只不过事实证明,观众并不买账,所以两年后又搬回了昌盛街,但是原昌盛街的故事已经挖掘到头了,不能再跟以前一样啊,所以剧组又花了大量的财力物力去改造昌盛街,希望在这熟悉的地方能再次碰撞出不一样的故事等。
只不过最后的最后,无论做出再多的努力和再多改变,也不可能满足所有人的要求,总有反对的声音存在。而在这么多反对的声音,其实更多的是来自于80、90这两代人,因为他们都领略过二佬阿宗的经典,摆脱不了二佬阿宗的影响。但是据小编了解,现在看外剧的并不只是80、90后,有很多00后和10后也在看,说不定外剧又将成为这两代人的经典呢。所以这也是剧组未来要发展的一个任务和方向,在尽量满足和挽留以前的观众的同时又吸引一批新的观众群体!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观众有观众的需求,剧组也有剧组的坚守,外剧也是人创作出来的作品,难免也有不如人意的时候,希望外剧的观众们能给予一定的理解与包容,让我们这部广东人引以为傲的中国最长寿电视剧能继续生存下去,同时也希望外剧剧组能多聆听观众的心声,尽量做出更符合广大观众需要的作品,特别是演员的选取与演员本生的修养方面,有待完善和提高。
最后,小编给出个意见,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外剧在幕前演员方面更新换代的同时,在幕后的导演、编剧、摄像、剪辑等人员也应该做出新调整,输入更多的新血液,招纳更多年轻一代有能力有创新的人才,创作出更多符合现代主流审美观和观众群体需求的新的好的作品!
(备注:听闻外剧剧组最近已经在招募新主角了!)
本文由时光机T95原创,欢迎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