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普通中专实行统招统分政策,初中毕业生首选考中专,以不错过就业机会,走“先就业、后升学历”的道路。因此,中专生是优等生。由于生源素质好,班主任工作能得心应手。普通中专实行招生就业改革后,初中毕业生首选读高中,走“一步到位”的道路。由此,中专生质量显著下降,呈现出与以前不同的特点,其主要表现如下:
一、学习上缺乏动力,厌学现象严重
由于中专生毕业后进入劳务市场,实行“先就业、再择业”的政策。普通中专毕业生大部分要经历普工岗位,然后提拔使用。这种就业方式影响在校生的学习动机,新的“读书无用论”流传校园。他们认为没必要学那么多深奥的理论,对未来的就业前途悲观失望。原因之二本来就学习基础差,学习有困难,从而引起畏难情绪。中专生中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态度不端正,无心学习,上课看小说、打瞌睡,消极应付,吹牛谈天抄作业,课余时间玩电游、逛商店,考试舞弊蒙混过关,浪费时间、虚度光阴的不乏其人。
二、人生观、价值观被扭曲,是非观念淡薄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发生了变化,“这对未成年的中专生影响极大。他们不再崇拜英雄,对学雷锋、看《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不感兴趣,而是崇拜比尔.盖次和港台名星,追求新潮,花钱大手大脚以示气派,梦想天上掉下来个“金元宝”,甚至是非不分,导致校园里赌博有禁不止、内盗现象时有发生,早恋现象严重,以至出入录相厅、歌舞厅,对当“三陪”女郎不以为然。这与我们讲求的“三有”“四爱”格格不入。
三、胆大好动,自我约束能力差,纪律观念淡薄
当今中专生多为中下等成绩者,初中时表现不佳。进中专后,他们相对集中。他们胆大好动,自我约束能力差,纪律观念淡薄。正如一些同学自述的那样:本想好好学习、遵守纪律,可做起来就走了样,老师找其谈话,表态还不错,可就是做不到。上课讲小话,随便出入教室、无故旷课,经常借故请假,无视校规校纪,我行我素,更有甚者,外出租住民房,擅自出校多日不归。
四、缺乏吃苦精神,劳动观点差
无论是来自农村还是城镇的学生,都未经历艰苦的生活磨炼,再加之现在子女少,长辈对孩子庞爱有加,孩子除了读书,基本上是什么活都不要干。来校后,其生活能力差,连衣服都不会洗或懒得洗,被子也不叠;上体育课溜号,怕太阳晒,做课间操、早操也不去;搞卫生找借口;学习上遇到难题就叫苦,作业不按时完成,更谈不上刻苦认真。
面对这样的学生,班主任工作既繁重又复杂,必须讲究科学与策略,按规律办事,否则几十号人会乱作一团。但只要方法正确、管理有序,也能事半功倍。
下面谈谈班主任工作应采取的策略:
1.正面教育,寓批评于表扬中
由于当今中专生素质差,心理障碍多,表现出自尊心强、特要面子,有时为了面子不顾一切后果。作为班主任,对他们应立足于疏导,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鼓励他们上进,切不可抓住他们的缺点不放,动不动就揭伤疤或简单地动辄训斥指责,给他们来个下马威,以粗暴的姿态出现,在他们面前造成班主任与学生对立情绪,这样就谈不上教育效果了。故要更多地进行正面教育,善于运用表扬这个武器。如果运用恰当,就会化消极为积极,化腐朽为神奇。例如,少数学生缺课、迟到、旷课,而也有同学带病坚持学习,从不缺勤。对这两种情况,是批评前者还是表扬后者?事实证明,表扬后者要有效得多,且对前者也是一种间接的批评。
同时,机智地、恰如其分的表扬,可使差生排除自暴自弃的心理障碍,使他们的逆反性格,逐步向好的方面转化。他们虽然学习不好,表现也差,但他们身上也有闪光的地方,班主任要善于洞察他们每一微小的进步,及时进行表扬和鼓励,使他们树立信心,下定决心,克服厌学现象,提高学习兴趣,争做优秀学生。
2.相互理解,寓教育于交往中
对未成年的中专生,既要启发诱导,教育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明辨是非,又要相互理解,像知心朋友那样出现在他们中间,平等交往,真诚相待,利用他们讲义气、重感情乐于助人的优点,帮助他们改正缺点,防止他们走上歧途。平时,多倾听他们的苦衷,收集他们的意见,关心他们的进步,多为他们解决学习、生活上的困难,与他们建立一定的感情,使他们变得顺从,理解班主任的良苦用心,这样难解决的问题也就好解决了。班主任不要凌驾于学生之上,居高临下,让学生觉得不好接近,不愿与你讲知心话,彼此隔阂,甚至出现矛盾和对峙局面,那就收不了场了。但班主任要从实际出发,对自制力差的学生也要给予理解和尊重,多一点耐心、细心和关心,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取得学生的信赖和理解,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打开班主任工作局面。
3.奖惩分明,寓教育于严格要求中。
当今中专生普遍存在学习松懈、纪律散漫现象,因此,对学生提出严格要求很有必要。但要从实际出发,合情合理。要求过高,学生做不到等于束之高阁。一旦提出就要狠抓落实,不能信口提出,事后不加监督。这样任何要求都会成为“耳旁风”,对那些不叠被子,不搞卫生的“懒虫”就要督促加限制,不能视而不见;对无视学校规章制度严重违纪的学生则要个别谈话、严厉批评,并适当扣发部分操行奖金;对恶意破坏公物打架斗殴的个别学生要给以从重处分,这样做不是“杀鸡给猴看”,而是长正气、压邪气,“治病救人”。平时,各个同学的操行表现都要有纪录,合理发放操行奖金,发挥操行奖金的杠杆平衡作用,并向操行表现好的同学倾斜。当然,对自我约束能力差的学生不能另眼相看,处处提防,从而使他们背上思想包袱。这并不等于对他们姑息迁就,放任自流。只要奖惩分明,班风是会逐步好转的。
4.形式多样,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中
由于学生好动,乐于组织和参加各项活动,班主任只要正确引导,可产生正面效应。生活本来就是七色阳光丰富多彩的,学习也应形式多样,从书本到黑板,从听课到作业,单调枯燥。班主任应根据学生的特点,开展一些既有知识性,又有趣味性,还有娱乐性的活动,把学生从繁重紧张的学习负担中解脱出来,还他们朝气蓬勃、生龙活虎的本来面目。人的大脑需要调节,不能总处于紧张、压抑状态,劳逸结合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多开展活动,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社会活动能力,培养多才多艺的综合素质。开展健康的活动,还能使学生从中受到有益教育、增强团结、增进友谊、加深了解,使班级更具有凝聚力和向心力。如知识竞赛、演讲会、故事会、歌咏会、体育比赛等文体活动,可丰富学生生活,又可在娱乐中增强语言表达能力,毕业以后,才能尽快地适应社会。
5.言传身教,寓教育于潜移默化中
班主任是学生导师,是学生行为的楷模。班主任更应为人师表,用自己的模范行为影响学生。要求学生要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要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是非分明,自己就不要牢骚怪话多、贪图享乐,金钱至上;要学生讲究卫生、勤奋学习,自己就要整洁大方,努力工作;要学生不要穿奇装怪服,自己就要庄重严肃。这在社会大环境和学校周边环境净化不佳的情况下更显重要。要让学生知道,班主任老师是他们的良师益友,是品质优良的人,才有可能带好一班人,“上梁不正下梁歪,中梁不正倒下来”,老师要为学生引路,要成为学生的做人榜样,在漫长的几年中,将学生潜移默化成为“四有”新人,才算尽了班主任的应尽职责,才不愧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湖南省江南工业学校
2000年7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