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商业帝国的崛起
1995 年正月十六,武汉的年味还没散尽,天楚商厦顶层的玻璃幕墙就映出了珞珈创投的红色横幅。搬家工人扛着文件柜穿过大堂,大理石地面倒映着他们忙碌的身影,电梯口贴着张手写的指引牌 ——“各部门工位分布图”,字迹遒劲有力,是陈建国凌晨亲手写的。
刘洁踩着高跟鞋走进新办公室,落地窗外是成片的老城区屋顶,远处天楚小商品批发市场的招牌已经亮了起来。她刚把 “CEO 办公室” 的门牌贴上,就看见陈建国抱着个铁皮箱走过来,箱子上印着 “珞珈创投核心资料” 的字样,锁扣上还挂着把黄铜钥匙。
“新办公室还习惯吗?” 陈建国把箱子放在办公桌最内侧,抬手按了按墙壁上的暗格,“这里能放重要文件,钥匙你我各有一把。”
刘洁看着他熟练的动作,突然想起三年前在武大图书馆,他也是这样,把写着 “经济趋势分析” 的手稿藏在《资本论》里。“你早就规划好这里了?” 她指尖划过办公桌的实木纹路,这张桌子是陈建国特意让人定制的,比普通办公桌宽出半米,说是 “方便放文件和地图”。
陈建国没直接回答,而是从铁皮箱里拿出份装订整齐的文件,封面上写着 “珞珈创投集团架构重组方案”。“下午开全员大会,把这个方案公布下去。” 他翻开第一页,指着上面的组织架构图,“珞珈创投由你当 CEO,负责统筹所有下属集团;天楚商业集团交给林萧,管商业地产、酒店和物流;刘叔那边,把我们投资的 10 家实业企业整合起来,成立珞珈实业集团,让他当 CEO。在重新组建一家投资公司,专门负责中国股市这块的投资与资本运营,由现任财务总监李霖担任CEO,李霖是我高中同学,他财经大学毕业后放弃了体制内的工作机会就跟着我创业,对股市非常敏感,操控能力和风控能力超级牛。”
刘洁看着图上清晰的板块划分,指尖停在 “资本、实业” 与 “商业地产” 的衔接处:“这样分拆,能避免业务交叉,还能让每个人专注自己擅长的领域。只是…… 林萧刚毕业没多久,能担起商业集团的担子吗?”
“他在学校时就跟着我做项目,对商业地产的逻辑比谁都清楚。” 陈建国想起去年林萧熬夜做的天楚商厦招商方案,连商户的租金承受能力都算得明明白白,“而且有林校长在背后提点,他能快速上手。”
下午两点,全员大会在商厦三层的会议室召开。长条会议桌旁坐满了员工,连过道里都站着人。陈建国站在投影幕布前,手里拿着激光笔,光束落在 “组织架构图” 上时,底下瞬间安静下来。
“从今天起,珞珈创投正式升级为集团公司,下设三个核心板块。” 他的声音透过音响传遍全场,“刘洁任集团 CEO,负责所有旗下公司;林萧任天楚商业集团 CEO,负责商业地产、酒店及物流板块的投资与运营;刘东风任珞珈实业集团 CEO,统筹实业企业投资与管理。李霖任投资公司CEO,负责公司对外投资和资本运作”
话音刚落,台下就响起窃窃私语。有人惊讶于林萧的年轻,有人好奇实业集团的具体业务,直到陈建国按下遥控器,幕布上跳出 “全员工会持股方案”,全场才彻底沸腾。
“集团拿出 30% 的股份,成立工会持股平台。” 陈建国的激光笔落在 “分配规则” 上,“按职级和贡献度分配,普通员工最低能拿到 0.1%,高管最高不超过 5%。员工离职时,股份由工会按市场价回购,结算完成后退出公司。”
“陈总,这是真的?我们也能当股东?” 负责财务的小张激动地站起来,声音都在发颤。他来公司两年,每月工资只有三百多块,要是能拿到股份,说不定能在武汉买套小房子。
陈建国笑着点头:“不仅能当股东,以后集团盈利了,股东还能拿分红。但有个前提 —— 所有架构调整和持股方案,都要严格保密,不许对外宣传。”
台下的兴奋瞬间被疑惑取代。刘东风坐在第一排,忍不住开口:“建国,这么好的模式,宣传出去能吸引更多人才,为啥要保密?”
“因为现在市场还不成熟。” 陈建国的语气沉了下来,激光笔在幕布上划出一道直线,“我们的模式太超前,要是被竞争对手学去,或者引起不必要的关注,会给集团带来麻烦。等我们把根基扎稳了,再谈宣传也不迟。”
刘洁看着台下渐渐平静的员工,突然明白陈建国的深意。他不是不想宣传,而是想在别人还没反应过来的时候,快速抢占市场。就像 1994 年股市反弹时,他精准预判 300% 的涨幅,这次的架构重组,也是他为集团 “野蛮增长” 埋下的伏笔。
散会后,员工们围着持股方案细则,讨论得热火朝天。林萧拿着商业集团的运营计划,找到陈建国:“陈总,我想在天楚商厦旁边建个物流中心,这样能提高商户的货物周转效率。”
“可以,但要控制成本。” 陈建国从抽屉里拿出份地图,上面用红笔圈出了几个物流节点,“这些地方以后会通地铁,提前拿地,以后升值空间很大。”
刘东风走过来,手里攥着实业集团的名单:“建国,我打算把苏南的纺织厂和武汉的电子厂整合起来,做产业链上下游联动。”
“这个思路好。” 陈建国拍了拍他的肩膀,“但要注意风险,实业企业现金流很重要,不能盲目扩张。”
夕阳透过玻璃窗,把会议室的地板染成金红色。刘洁看着陈建国和林萧、刘东风、李霖等讨论业务的身影,突然觉得心里很踏实。这个男人总是这样,在别人还在观望的时候,就已经规划好了未来的路。他的超前思维,不仅为珞珈创投打下了超级财富的基础,还让每个跟着他的人,都看到了希望。
晚上,陈建国留在办公室,把重组方案和持股细则、全员保密协议等资料锁进铁皮箱。他看着窗外的夜景,天楚商厦的灯光像星星一样亮着,远处的长江上,货轮的鸣笛声隐约传来。他知道,珞珈创投的新时代已经开启,而他要做的,就是带着这个团队,在时代的浪潮中,继续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