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灭书灯一身月

说起现代人对古诗词的贡献,那就非叶嘉莹先生莫属了。叶嘉莹,别号“伽陵”。她说自己这一生虽然有过婚姻但并未尝过恋爱的滋味,所以就当古诗词是“恋人”了。

她教授国学几十年,可谓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一个老师水平高不高,从他们教出怎样的学生来衡量,那无疑是一个重要的指标。

而叶嘉莹的学生名单里,这些闪耀的名字大家应该熟悉:席慕蓉、白先勇、蒋勋、陈映真……

前年,叶嘉莹就已向南开大学捐赠过1857万元,设立了“迦陵基金”。

如今她又捐出1711万元,捐款总数达到了3568万元。

捐了巨款,叶嘉莹却压根不想提,也根本就没说,却被校友会说出去了。对此她耿耿于怀。

某日主持人问叶嘉莹,周围人都对捐款事件这么关注,您怎么看?

叶嘉莹一句话呛得主持人哑口无言,“这些人眼里只有钱,我本来要跟你讲学问,看来你对学问是没兴趣的。”

是啊,有个性的叶嘉莹,早就把一辈子都过成了“学问”,把磨难吟成了诗。

叶先生这一生可以说经历了太多坎坷。少年丧母,老年丧女,与夫君也是聚少离多,思维也在不同频道。

受了那么多苦,唯有诗词是她的良药,支撑着她坚韧地活着。真乃应验了“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这首词是她在母亲离世不久后写的:

《菩萨蛮·母殁半年后作》

  伤春况值清明节,
  纸灰到处飞蝴蝶。
  杨柳正如丝,雨斜魂断时。
  人怜花命薄,人也如花落。
  坟草不关情,年年青又青。

只能把所有的伤痛留给时间……

70年代后,定居加拿大的叶嘉莹以探亲的名义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她欣喜地看到,即便国家遭受劫难,人们依然会喜欢用诗歌来表达情感。
说明诗歌不老啊。

这个信念支持着先生,所以她一直在国内找寻古典诗词教学的途径。

于是她在加拿大请求一年休假,只拿60%的薪水。叶嘉莹用这一年假期,辗转国内各地,没有任何报酬,只愿更多的人可以体会到诗词的魅力。

她在加拿大的朋友们都不能理解她的所作所为,因为只要她这一年不归国讲学,她的一部著作又可以问世啊。

她在自己的纪录片【掬水月在手】里面说:“我这个人,一辈子其实从来没有追求过名利。”

在这位九十多岁的老先生面前,有多少人汗颜不已。我曾经填过一阕拙词来致敬先生:

冉冉云·永恒恋人

        捻去书灯一身月。
        煮诗香、熨平心虐。
        梳过往、悲喜由来烟灭。
        饮韵典,青丝染雪。
 
        汝之风雅词一阙。
        颂吟篇、中西跨越。
        乡恋久、百转千回琴榭。
        国学传承情切。

九洲诗词投稿专题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