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得闲暇,欲在网上淘一些书给自己“充充电”,和新时代大咖学习交流一下。翻来翻去,几乎被七天速成、一个月成为高手、零基础月入上万,等等诸如此类的书籍充斥,乍一看,销量还很高。而那些写作基础类书籍销量却很尴尬。就我们写文章而言,不管是新闻通讯,还是新媒体写作,真的就一周、一个月这么快见效?那商家何不自己看两本书,成为高手、作家了。
再华丽的头饰,也掩饰不了空虚的脑袋
写作,是纸和笔尖的摩擦,是键盘和指尖的触碰,终究是要传递出经过大脑思考和过滤的精品。名人名言、精美图片等是一篇好文章必须的修饰,但那都是别人的,别人的文字和图片里镶嵌着别人的思想,如果你不能感受到其中表达的内容,就不要轻易的引用,认知上有偏差,即使强行揉捏到一起,本质上还是散的。东拼西凑,到处搬砖,一个意思换个说法,这样的文章是没有“灵魂”的,即使段段精彩,句句精妙,但都是碎片化的东西,读者阅读完之后,又能获取什么有价值的信息?所以我说,作为文字工作者,一定要有自己的思想,如果借用他山之石,一定要有逻辑上的联系,不然就容易粘不住,迟早掉下来砸到自己的脚,这样的文章往往是看似美艳,却高冷没温度。
没有专业的基础知识做支撑,就凝聚不起思想
我留意了一些自媒体人的爆款文章,点进去细看,三四个月下来也就那么一篇爆文,其他的文章点击惨淡、点赞寥寥。很多自媒体人,心血来潮,灵感突现,抓住热点,利用天时地,写出了抓人眼球的好文章,其实会蹭热点,本身也是一种对新闻的敏感性。读者是聪明的,当他们在一个热点下看过无数神似形似的爆文后,对阅读对象的警惕性必然有所提高,再次甄选阅读对象,就会更加慎重。信息爆炸的时代,没有读者愿意浪费时间去反复咀嚼快餐,所以我说,即使大众化的新闻,也要有自己的观点和思想。这就要求必须要有扎实的写作基础,要有自己的成熟的写作方法论,要有自己判断衡量事物的价值观,这样,才能写出有深度的文章。
万变不离其宗,内容始终为王
练好写作的基本功,用新闻的规律去客观再现真实的场景,用饱含力量的语言在社会上发声,思考所获取的信息,精筛细选,精妙编排,打出一套有力度的组合拳,更能引起读者情感上的共鸣,而这个过程,必然是久久为功的过程。没有内容的文章,再华丽的包装都是赝品。想要做好一个文字工作者,成为一个真正的原创自媒体人,唯有不断学习,和大家不断交流,才能适应新媒体的要求,才能适应读者的需求。切莫哗众取宠,用极端的方式提高自己的曝光量,用负面的言辞吸引读者的注意,这只会是最后的“回光返照”,将如流星般瞬间即逝。正能量永远是推动社会前进的动力,能够把读者凝聚到一起,这样的作品,才是起到了读者之间、读者与作者之间交流沟通的桥梁。
我们要包装的是高质量的内容本身,而不是挖空心思去给包装不必要的包装。做人,亦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