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智慧在中庸,心之妙用在般若

忙里偷闲不是贪图安逸,随遇而安也不是自暴自弃。人生智慧在中庸,心之妙用在般若。听印竹、印安如是我说~

如是我说2018.2.2

印安说

忙里偷闲不是贪图安逸;随遇而安也不是自暴自弃。人生的智慧在于对“度”的把握与践行。

印竹说

废寝忘食也许反而事倍功半,愤世嫉俗未必可以大义凛然,心之妙用尽在般若之中。

说到“般若”,学佛的朋友并不陌生,佛法三藏十二部有600多卷都是在讲般若。般若的外延非常广大,内涵非常精微,但如果用一个字表示,那便是“中”

一说到“中”,可能很多人就会想到中庸这个词,中庸又是儒家的核心心法。儒家所讲的中庸和我们平日里所理解的中庸大不相同。在儒者的心中,中庸是一种极高明的人生境界。

我们对中庸的误解就如同现在社会上还有一个词,叫做“佛系”。大概被称作佛系的人,就是那种比较随缘、随顺、随和,甚至有点没什么原则的老好人,跟一般人所理解的中庸有异曲同工之妙,但,这是对圣贤智慧极大的误解

其实中庸、般若想告诉我们的就如印安老师所说的那个“度”字。因为一般人把这个“度”理解为静态的,理解为有固定相貌的,因此,同样一个“度”字,境界便完全不同了。圣贤智慧告诉我们,这个“度”是动态的,是没有固定相貌的。

一个中庸的人、一个拥有般若智慧的人,他可能此时展现的是慈眉善目,彼时便是怒目金刚;他可能有的时候废寝忘食,有的时候忙里偷闲;有的时候积极入世、不断进取,不向命运低头,有的时候随遇而安、安贫乐道。其运用之妙尽在中庸智慧与般若智慧之中。

那么到底什么是中庸智慧,什么是般若智慧呢?您要想具体了解,就到萃辰天心书院雷磊老师的【朝花夕拾】课堂中学习孔门心法中庸之道,或到印竹老师的课堂中参加【半日禅】了解佛法中的般若智慧吧!

萃辰天心书院,愿国学智慧走进千家万户……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我小的时候有一本红色的童话书,里面收集了不少经过改编的外国童话。粗略的回忆:那书里有骑鹅历险记,长袜子皮皮,“奥利...
    HermesF阅读 876评论 0 0
  • 曾经那么热烈,曾经那么缠绵,却都成了昨日黄花。一股凉意侵热心,百般伤愁叹寒夏。终归人已去,终归梦已远,终归...
    冰夫阅读 267评论 0 0
  • 昨天是第十天,体重还是没有什么太大的变化,这个平台期有点长,跑了五公里,做了一个seven,体重是78.7kg
    大山2016阅读 143评论 0 1
  • 二表姐女儿出生的时候,自己还是大学生! 安安出生的时候,自己已经开始惦记了!眼下这个小宝贝要出...
    慧娜阅读 175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