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兴演讲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课程】《即兴演讲》4-5章

【题目】即兴演讲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字数】

读这本书的时候,大脑中就一直有这样的一个念头,这个方法在教学中是否也可以运用进去。所以我就尝试着将即兴演讲脚本和我的教学设计做了一个整合。

 一、  用抓手吸引听众(课堂中的导入环节)

1、案例: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要来个“游园夺奖比赛”活动,比赛的规则是:只要你能正确地回答园中设置的题目,你就能获得相应的奖品,最后再根据每组得奖的多少,评出三个优胜组。各组同学有没有信心夺奖?

2、设计意图:

对于三年级小学生来说,运用游戏这样的一个抓手来吸引孩子们注意力,提高整个课堂的学习效率。同时又是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评比,这就培养了孩子们的互相合作能力。

  二、陈述要点——突出要点(课堂中重点讲授部分)

1、案例

(1)重要知识点: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

                                知道1厘米=10毫米,1米=10分米

(2)如何突出重点呢?

    知识迁移:在认识厘米的基础上,学习毫米和分米

2、设计意图

     明确自己的讲授内容,围绕主题,切中要害,将知识点讲清楚,并用案例来加深孩子们对知识点的理解。

三、 建立结构体——提出令人信服的案例

1、案例

(1)通过运用数小格的方式找毫米、厘米和分米的关系,让学生先直观理解,再抽象出1厘米=10毫米,1米=10分米

(2)找生活中的案例,哪些物体的长度是用分米表示?哪些物体的长度是用毫米表示?

2、设计意图:通过生活中的数学和手中直观的测量工具来学习认识毫米和厘米,可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在这儿实际就是搭建实证案例,加深所学的知识的理解。

四、以呼吁行动结束(课程总结)

1、案例:

认识了毫米和厘米,也知道了他们直接的关系,那如果我们要在生活中遇到测量问题该怎么做呢?下课后不妨用我们今天的知识尝试着解决生活中关于毫米和分米的实际问题吧。

2、设计意图:

通过一个问题,引导学生下课自己去解决问题,寻找知识。将自己所学知识带入到生活当中去,同时为第二节课的解决问题的学习做铺垫。

我认为学习的终极目标是对知识的运用、再运用。也就是我们经常所说的知识迁移。所以通过阅读书中提供的清晰、一致的方法,将他们运用为每种情形制定的不同原则,最后把他们内化为即兴演讲策略。希望我们每一个人运用自己学到的知识和方法拥抱属于我们的工作和个人生活中每天呈现的小舞台吧。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