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言:在世界电影史上有这么一些导演,他们的名字和他们的电影风格浑然一体,或者说他们的名字就是他们电影的名片。
当然,这个名片可不是明星效应,我的意思是,当你在介绍希区柯克的某部电影时,你根本不用强调“惊悚”、“悬疑”这些字眼,你只需提“希区柯克”四个字足以。再如约翰·福特之于美国西部片、李小龙之于功夫片、维姆·文德斯之于公路片等等。自然,昆汀·塔伦蒂诺也在这个行列。
然而,昆汀不同之处在于,我们很难对他电影用某个类型归纳(注意,那些什么暴力美学、荒诞只是用来形容风格的感觉词汇,称不上故事类型),我们甚至讲不出他好在哪、不好在哪、要表达什么…于是,最终我们只能用一个词形容他:“昆汀”。这在电影界是不多见的,在中国就更罕见了。
那么到底这个“昆汀”的魅力在哪,能让人看不懂还想看,没中心思想还着迷呢,接下来我们就这个问题深究一下——
一、别人找矛盾焦点,他却死抠下脚料
你若是接触过那些民间木雕艺人,便会知道,他们会低价搜罗来那些大型红木家具切割后剩余的下脚料,根据其大小形状创造出让人意想不到的工艺品。没错,昆汀便是个钟意“下脚料”的导演,而这个“下脚料”在昆汀的电影中占了极大的比例,来看看:
《落水狗》中明明是一帮人在酝酿一场“惊天大劫案”,可昆汀能让这帮人在饭桌上糊逼扯了七分钟;
《低俗小说》俩杀手去执行命令,昆汀能就着两人去杀人的路上扯一番法国麦当劳,到了杀人现场门口俩人又扯开了电视剧、老大的马子;
而当两个杀手在轿车里不小心枪走火杀了人质,导演竟在找人清洁轿车上废了半打胶片。
《杀死比尔》等了仨小时女主终于找到比尔了,要报仇了,好家伙,比尔还有工夫跟仇人先聊会“超人”;
《死亡证明》就更极致了,除了两场撞车的高潮戏,其余的几乎都是角色在瞎比扯,扯什么,有生活琐事、有朋友八卦、有电影…
可问题是,这些“下脚料”叫别人没准就当成垃圾或花絮扔掉了,可昆汀就能给你拍出戏来,就像中国人爱啃鸡爪子螃蟹腿一样,越咂磨越有味儿。
再次提醒大家,如果你在昆汀那些荒诞的聊天戏中打瞌睡,那也就错过昆汀电影一半的乐趣了!
二、别人提炼戏剧张力,他却只给你酝酿情绪
主流电影继承的是“戏剧”的原理:制造矛盾冲突,从而扩大戏剧张力,继而让故事更加好看。这在好莱坞故事片中最常见了。而这套理论似乎根本勾不起昆汀的兴趣。那么昆汀都在电影里干了些什么呢?没错,他其实就干了两件事:一件是给你酝酿情绪,另一件是让你把这个情绪发出来,再来看看电影中的案例:
《落水狗》中那个替主人进监狱顶罪的人被放出来后大谈监狱遭遇,甚至被朋友拿鸡奸一事嘲笑。好家伙,这口气憋着直到“金先生”(Mr. Blonde)逮着一个警察后爆了出来。而当我们看着金先生折磨那个警察的戏觉得有点残忍的时候,别着急,过一会儿导演就会找另一个人把金先生一枪蹦了。
《杀死比尔》更不用说了:比尔的弟弟被女主追杀,导演进而演他退隐后生活工作上的压抑窘迫,博得观众一点同情,
进而让他一枪把女主崩了,看似解了一口气;而当我们觉得比尔弟弟折磨女主、并把她活埋了有点过分的时候,导演又让个独眼龙女杀手把比尔的弟弟给干掉了;接下来还用问吗,心狠手辣的独眼龙自然又被女主给干了...
更不用说《死亡证明》里被干掉的三个广告女模特了和那个变态特技演员,不必说《无耻混蛋》里的纳粹狗,《八恶人》里的匪徒了...
没错,昆汀就是这样在电影里给你酝酿点情绪、出口气,再酝酿点情绪,再出口气...
这大概就是昆汀的“暴力美学”啦。
三、他就敢在电影里让好人坏人全死光
昆汀电影的结局肯定不属于那些欧洲式的晦涩难懂的开放式结局了,但他也绝不是好莱坞商业片那种喜剧、悲剧式的结局。在商业类型片中最终总得有好人活下来,至少也得象征性的活下来(比如说虽死但精神永存啦之类)。
而典型的“昆汀式的结局”又是怎样的呢:非但没人有什么好下场,你大概压根也找不到什么绝对像样的好人或英雄。换句话说,即便剧中的人物最终自由了,他也是以一种“荒诞”的方式找到了自由,比如说《低俗小说》里的那个黑人杀手,竟然因为自己没被乱枪射死而感觉自己是上帝的使者。
没错,在昆汀电影中永远没有什么恶有恶报、善有善终,有的只是黑吃黑和错进错出。
当然昆汀电影也有例外,像《被解救的姜戈》倾向的西部片套路,但这绝不是典型的“昆汀”,他甚至能引起昆粉的反感,就像鲍勃迪伦的粉丝反感他拿电吉他一样。这点我们待会还要谈。
四、他才不管你电影成规,为达到目的想怎么来就怎么来
昆汀的电影自然多是“反故事”的、块状交错的。他也不跟你用什么色调或“情节点”区分了,为了不让你乱套,他干脆把电影先给你分好段落,用第一章、第二章,Mr.Pink、Mr.Blonde,给你标注出来;
在讲故事的时候,如果他觉得哪里的情节需要补充交代,他会干脆用旁白音插上一句话或几个画面(就像小说里的注解)而不去费脑子设计什么电影隐喻手法,比如说《八恶人》中有人在咖啡下毒的情节;
《杀死比尔2》中,独眼龙女杀手在得意地告之比尔女主墓地在哪的时候,为了达到讽刺效果,昆汀直接插入了一段风马牛不相及的“小学生班级点名”的戏,
以及《杀死比尔1》中插入的动画,
为了达到目的,他才不管这戏出没出画,破没破坏真实性呢!我想这也是昆汀电影被封为“Cult”的原因之一吧!
深究完“昆汀”的特点,再提几个我们容易对其电影产生的误区——
1、昆汀电影没有败笔?
昆汀的那些电影绝算不上“完美”,相反,我认为他电影的瑕疵很多,比如说其电影的节奏连贯性,比如说其原声配乐的严谨性,再比如说其暴力场面的过度诗意化...
另外,刚才提到过《被解救的姜戈》的西部片套路,以及97年那部《危险关系》的乏味叙述,或是《杀死比尔1》的冗长动作场面,都能或多或少暴露出昆汀创作上的被动模仿倾向。
▲《被解救的姜戈》剧照
2、昆汀电影没在变化?
昆汀的电影若有那么些败笔,为什么观众还会买账,我想这不仅是因为上面提到的那些“极致特点”,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就是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昆汀在进步。换句话说,他是那种能从自己电影中总结出经验,不断汲取新的营养,从而让自己电影更趋向完美的导演——
你能看出昆汀《无耻混蛋》较《杀死比尔》、《死亡证明》上故事完整性的改变;你也能从《八恶人》较《落水狗》上看出昆汀在“黑吃黑”上更深度的艺术思考。
▲《八恶人》剧照
这也是为什么昆汀迷们总在期待着昆汀的下一步电影,就像期待库布里克的下一步电影一样,因为这两个人总能给你带来不一样的东西,充满挑战性。
截稿之时,我意外得知昆汀 2019 年要上映的那部《好莱坞往事》,听说有小李子、布拉德·皮特、阿尔·帕西诺参与,听说是关于“曼森灭门惨案”改编而成的...
喔,“期待昆汀的下一步电影”是一部多么美妙的事情。
3、那些“下脚料”没有意义
如果你看过加缪的《局外人》,看过塞缪尔·贝克特的《等待戈多》等类似文学作品,你就会知道昆汀的那些“胡扯”跟《邪不压正》里的贫嘴完全是两个概念了:
前者的行为是一种角色自身所具有的性格与身份特征,而这些行为又恰恰是这个时代虚无与无意义性的表现。我想昆汀本人一定是在这方面有所考量的,否则他也不会在那些“下脚料”上费那么大功夫;
而后者呢(指的是类似于《邪不压正》那类对话幽默段子),那种人物语言多是一种逗乐,是像相声一样造出来给观众笑的。这也便是姜文与昆汀的差距之一。
4、昆汀是电影暴发户
昆汀不是电影科班出身,高中没上完就辍了学;昆汀成名前也没在电影圈混过,而是在个音像店当小工。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人,二十岁出头便拍下了自己的第一部电影,三十岁就拿下了金棕榈大奖,四十岁又被当选了戛纳电影节评委会主席…
有人会说昆汀是个电影暴发户,没错,他的确在三十岁前(拍完《落水狗》)就已经赢得了全球不计其数的粉丝了。
然而,昆汀可不是个土豪,他看的电影数量、掌握的电影知识、在电影上思考的问题不比任何科班生少,只不过他是在学校外做的这些事情。
然而,即便是成名了,听说他本人生活还非常简朴,开的是最便宜的车,穿的是一身破烂装,听说他把大部分拍电影赚来的钱都捐献给了电影教育事业。这点可不像那些标新立异的大导演,更不想我们改革开放后的那些暴发户。
▲生活中的昆汀
文章结束时,我在想,美国能出“昆汀”这种极致导演终归不是没有原因的,难道我们的导演跟他们差的仅仅是环境、氛围、天赋的问题?另外,为什么我们在学人家时,总是脱不了小学生抄作业的档次,而人家看看我们的功夫片、看看我们的香港枪战片,就能拿去变成自己个性极致的东西!
到底这之间缺了什么东西?这些都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与我们一起看经典电影,阅读经典书籍,请关注【星期五文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