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下一粒种子

育才中学初二(6)班 钱佳柔



    书有两个生命,他们讲述自己的故事,也在潜移默化中见证我们的生活。书是一粒萌芽的种子,吞吐着万物赖以营养。浇灌一本好书便是浇灌正在萌芽的种子,带着美好拓印于心灵之中!

 



    一缕微弱的阳光透过狭隘的铁窗,你黑漆的眸被刺的生疼,一袭棉麻披身,好不凄惨!膛前,桌后,垒起高高的竹简。你忍辱负重,甘受酷刑,只为父亲临终前一句遗言。

    司马迁,你是在荆棘里长途跋涉的人儿啊!不经风霜寒雪,怎得今日一傲!多少年了,越千山,跨万水,日复一日,凭着执着,坚强不屈,中了却那本千古传奇--《史记》还曾记得那句“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这便是最好的认可吧!

 


图片发自简书App

    我轻抚书页,往窗外云卷云舒,白云苍狗,心中那粒因受司马迁感染而种下的种子在隐隐发芽。嘴角轻扬,复又低头,伏案桌前,看着一道道让我头疼不以的题目,名为执着的意念变“吞噬”了我的全身。

    书页还在进行时,心血也能开花!司马迁撰写的历史更是一股清流,淌过心田与识海。

    在《史记》上看到这样一个故事,想到此便不由得让我想起那个成语:立木为信以及那个人--商鞅。那是怎样的一个故事呀!商鞅想要变法使国家强大,但又必须获取百姓信任,便采取了这样一个行动,以立信于民:他立了一根木柱在城门外,许诺有能搬走这木柱的赏五十两黄金。一时无人敢来,有一壮汉却有勇气真搬了,商鞅遵守诺言,给了五十两黄金。
图片发自简书App

    一切都只因诚信二字,或许是因为潜移默化中的感染吧,我读《史记》这几本大部头,学着读一人、悟一人、更是学一人,学其中的好,摈弃所有的污言碎语。有一份温暖在心中悄悄蠕动。

    好书难求,悟懂其中人生百味亦是洗净心中铅华,《史记》-–承载悠久历史的古书,微眯眸,轻合上书,轻拂面,浅笑,默默品味那百般滋味。一本好书,是一粒种子,一粒种在心灵枢纽的种子!而这种子在不久的将来定能发出嫩绿的芽儿,让我悟出执着与诚信的内韵!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