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最重要的是改变想法
《李翔知识内参》有个很棒的分享,为什么你的新年计划总会失败?
很多人都思考过这个问题,他们以为是目标不合理,计划不详细,很少有人想到,最根本的问题出在你的大脑。
一个科学家专门研究了这件事,得出的结论是因为你的想法跟不上行动。
比如,夏天来临时总有很多人说要减肥,他们制订了详细的计划。
每天运动多长时间,晚饭吃哪些东西。
可是,不到一个星期,很多人就感觉完全没办法坚持下去,于是该吃吃,该喝喝,故态复萌,直到冬天,身上的肉还是没有少。
这是为什么?
因为想减肥的人脑子里还有个想法,民以食为天,如果连美食都不能尽情享受,人生的努力还有什么意义?
而这个想法和要减肥的目标是矛盾的,不让想法统一,光改变行动,是无效的,这同时也解释了为什么我们总是很难坚持。
想法决定做法,做法决定结果,想改变成果的人,必须从源头开始改变。
2.人人都要懂一点理工科
最近迷上蔡康永的节目《你说的都对》,这是一档科普节目,每期讨论一个话题,请不同的知识大神从科学角度来分析,常常让人脑洞大开。
比如,知识大神河森堡有个观点,现在存活下来的人都是食人魔的后代,因为基因遗传要经过大自然的层层考验,所以能活到现在的都是强者。
我喜欢这个节目的原因是它给了我很多看问题的角度。
作为文科生,我自己通常会从感性的角度看问题,这容易产生偏见,所以我很希望自己有更多理性思维。
你会发现,从不同角度解释同一个问题,得出的结论可能天差地别,这种颠覆很能改变思维的固定模式。
成长就是不断发现自己错了,然后朝更接近正确的方向前进。
3.认识你自己
晨读《原则》,作者说我们的优势和劣势都存在于自身的基因里时,我惊呆了。
在自己的印象中,后天的作用要远远大过先天,因此对先天存在的东西探索很少,这样的坏处是你不知道用先天去指导后天。
很早就看过一个故事,神要智者用一句话来总结人生的智慧,智者说,认识你自己!
我从来没有仔细想,怎样才是认识自己,为什么要认识自己,这些问题,这导致自己会觉得茫然不安。
你不知道自己从哪里来,要去哪里,为什么那是你的方向,这种茫然是由于对自己的无知产生的。
作者说他小时候,就喜欢独立思考,讨厌别人的约束,但对于自己感兴趣的事能做得很好。
12岁时,他开始通过送报、当高尔夫球童赚钱。
这并不是生活所需,仅仅是他喜欢交易,喜欢这种赚钱的方式。
大学,他学习商科,毕业后进入金融行业打滚,现在是世界上最大对冲基金桥水基金的创始人。
他很早就知道自己的优点是什么,缺点是什么,成长路上,尽可能发挥所长。
当你真正认识自己时,就会知道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你会知道为什么有两种选择时你选择的是A,而不是B。
小时候,我看到一本书《雄辩荟萃》,里面是许多历史的经典对话,当时我就对语言的力量非常着迷,期待自己可以像他们一样厉害。
这是童年给我印象最深的一本书,我从未想到它会影响后来我人生的每个重要选择。
以工作为例,我第一份工作做的是餐饮,需要服务客人,要能说会说。
第二份工作是销售,对表达的要求更高。
第三份工作计划做教育培训,更上了一个台阶。
这一刻我清楚知道,我会做这些工作的原因是我很早之前读了那本书,感受到语言的魅力。
通过过往的经历和选择,我对人生的很多事都开始能解释清楚,知道来龙去脉的好处是内心不在茫然和焦虑,很平静,这是从未有过的平静,我知道命运的船最终会将我载向何方,而我一点都不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