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在大好时光》:关于书评及读后感的读后感

魏小河 著

出版社:生活书店出版有限公司

图片发自简书App

不止读书是我最为喜爱的一个公众号,没有之一。

读书和观影,是我最为喜欢的消遣。在MSN Space盛行的时候,我曾一度疯狂地在我的空间里发表各种观影感受,每看一部电影或是一部剧集,无论好坏,多少都会写下点东西。后来MSN被封杀,转战到新浪博客,更新的频率逐渐少了,直至最终停更。那个还没有个人公众号的年代,或许坚持下来,至今也能有成百上千篇文章。那时的写作,极为纯粹,只为给自己留点念想。所以,我通常不称其为影评,叫影扯似乎更为贴切,文字随性而不严肃。

多年以前,我曾喜欢上一个名为“火神纪”的个人博客,大多是作者自己的观影感受,文字感情丰富,符合我对电影观感的口味,可惜的是,后来也不再更新了。多年以后,有个叫“Movie木卫”的公号进入了我的视野,这个和“不止读书”曾分别在电影和读书两个领域各小有名气的公号,而今却觉得他的内容文字已逐渐失去了当初的味道,而更多的嗅出了商业的气息。另有一个名为“乌鸦电影”的公号,虽内容丰富,却营养不足,文章多是电影图片的拼凑。也许其目的是向读者介绍电影而非观影感受,这倒也无可厚非。

倒是魏小河的“不止读书”,始终顺应着我的口味,没有特别学院派的文字,通俗,不端着,透着朴素和坚持。

关于书的文章有很多种。或对书中的内容字斟句酌,恨不得挖地三尺,类似近年比较流行的拆书,一般会分好几篇来写;或把书中的内容从头到尾描述一遍,类似书摘,重在描述和摘录,而不发表评论;或由书中的一个小点想开了,最终的内容可能更多的是讨论问题而非作品本身;或列了一张书单,说说想要做啥必须读哪些书,或是自己最近读了哪些书;等等等等。魏小河的书评,重在感而不在评,或许因为由感而生出的文字,娓娓道来,更容易打动我这样的读者,所以至今还常常翻看他的一些老文。

继第一部《独立日:用一间书房抵抗全世界》之后,这一部《读在大好时光》仍是魏小河书评的一部集作。封面上大片的白配上文字的蓝,水的颜色,纯粹、干净,衬着波浪条纹。没有复杂的腰封,没有各种人的推荐,小开本的设计,一只手端着不显沉重。

书分五章:读在清晨、读在午后、读在深夜、读在路上、读在大好时光。每章都有一个模糊的主题,关联起章内的书籍。说模糊,因为每章除了开始的几篇与主题紧扣,并非所有的书评都能契合主题,但又似乎有那么一点关联。

书是一篇篇书评汇聚而成,所以读起来很是轻松,如书本身的重量一样。随时可以打断,随时可以开始,读这样的书,没有负担,更是一种身心愉悦的休息。正如小河所说,“读书,本来就是一件幸福的事”。既然幸福,也便没必要给自己太过沉重的负担,更“不要抱着开卷有益的野心”,每次阅读,非要刻意地从中获得些什么,而这不刻意,往往最终却真能有所得,且随心。

魏小河的书评里,总能援引到其他作品,或所评书籍作者的,或类似题材的。如《如何阅读一本书》中介绍的主题阅读一般,但涉面之广,又并非主题阅读所能完成的。更多的原因,或是数量上的积攒和写作前的准备。正如他在对毛尖的《这些年》的书评中说,“读书,当是一本一本地读,但是谈书,最好能一本带出多本,不是显摆或者掉书袋,而是参差对照,找到观看一本书的不同视角,最浅显的作用,也可以丰富文本。”

“回头想想,时间可能是我们唯一重要的东西,所以怎么花这些自由支配的时间,才是生活的意义。我选择在这时光与书相伴,这其中的趣味,你读完书或许也就懂得了。”读魏小河的文字,不只能获得荐书的咨询,更多的,是享受阅读上的愉悦。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欢迎关注我的公众号:读书主义 更多精彩等着你! 这个读书方法,可能会颠覆你对读书以往的认知|开卷 或许读书已经成为...
    米米粒粒阅读 34,964评论 9 209
  • 你是一朵花,是我生命中的一朵梅花 寒冬腊梅,梅花香自苦寒来 你是一朵花,是我生命中的一朵牡丹 雍容华贵,给我一种贵...
    约人阅读 4,308评论 4 9
  • 朋友圈里的套路, 真真假假的使人晃了眼, 乱了心, 疯了魔。 以后的以后, 却是没了原本的自由。 如果没了时光的赠...
    阿俊xi阅读 1,716评论 0 4
  • 今天学习的内容是确定演讲目标和主题,作业是区分两篇演讲稿分别是属于什么类型? 首先第一篇《拒绝受害,掌控自我》,这...
    舒婷同学吖阅读 2,087评论 1 1
  • 1.定位元素应用元素 1.1通过id定位元素 Android里面定位的id一般为resrouce-id: 代码可以...
    涛b阅读 4,149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