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涟漪心凉
01
在准备考研的阶段中,有无数人问我:干嘛要考研?直接工作或考公有什么不好?
于是真的,身边的那些小伙伴们,当初约好一起考研的,现在一个接一个的退出。仿佛消失了一般,我也开始动摇。
怎么办?放弃吗?
但我看到了这句话,顿时一身冷汗。不是什么鸡汤,只有赤裸冰冷的数字:创新高!2018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预计820万人!
真正实现就业的,除了名校和热门专业的学生之外,大部分处于失业状态,“毕业即失业”的现象始终没有得到改善。
按二八法则来说,像我这样“非名校非名专业无特殊能力”的学生只能一边羡慕着少数人,一边奋不顾身地投入到迷茫地求职中。
02
好友小李,因为高考志愿填报的失误,滑倒了三本院校。不甘于平庸的他,学校中可谓是拼命三郎,奖学金,各类奖项拿的手软。
这么一个厉害的人,到了临近毕业之时,却被打回原形,只能默默地躲在角落舔舐自己的伤口。
由于家庭条件,他不得不选择求职这一条道路,然而有趣的是,根本没有任何中高级别规模的企业愿意去他们学校招聘。不得已,他选择了最蠢也是最无奈的方法——挤人才招聘市场。
一家家的跑,一个个展位的排队,反反复复,小李两天的时光就这么被消磨殆尽。他遇到了我们最常见的问题:一般的工作看不上,薪资高的单位负责人,看到履历中那一排排荣誉眼中一亮,可看到院校那一栏,顿时失去了光芒。
“你等我们通知吧”,随手便把简历扔在了下面。成了他这两天听到最多的话语和最常见的动作。
结果很现实:一无所获。。。
03
是啊,结果就是如此现实:我们的学校,直接决定了我们工作的上限。
大学扩招的越来越多,但是企业绝不会因为你人数增多而有多少改变。同样是一份工作,换成我们自己是HR,名校和普通二本的学生,你会选择谁?
其实,我们都忽略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自从升上大学以来,和那群天子骄子相比,我们缺乏一种主动性。
主动去学习的能力不够,以至于整天窝在宿舍追剧;主动去人际交往的能力不够,以至于大学单着单着就过去了;主动把握机会的能力不够,以至于很多能展现自己的时候因为胆怯而失去。
而考研,恰恰是一种非常好的展现自我的方式。既然我们只能在普通院校的阴影下被动地接受企业的挑选,为什么不能通过考研,自己主动地去选择未来的归属呢?让机会始终把握在自己手中,才是考研的真正原因。
04
我一直是名校考研的推崇者,在我眼里,名校﹥专业﹥兴趣。很多人考研依旧选择一所
普通院校,以我看来大可不必,这最后还会落得被企业被动挑选的境地。
名校,决定了平台和环境,也决定了我未来到底会不会在人才市场挤来挤去。
优秀的导师和同学,优秀的学习环境,人脉资源等,都是完全不同的。
现在的工作,对学历的要求越来越高,如果真的想要有所突破,改变自己的人生,那么考研是我唯一的出路。
考研决定了我未来5到10年的出路,它是我想到的能最快时间提高起点的方法,减少我的奋斗时间。毕业去挤人才市场,辛苦从基层奋斗十年才获得晋升,与复习一两年,学校学习两年,再毕业立刻有优质的工作选择相比,真的太美好了。
05
考研为迷茫的你我重新争取时间窗口,去努力积淀一些你想要的,在一个相对安静和非功利的地方重新审视一下自己的生活和探索一下未来的可能。这样的话,才能更加有主动性
由于我们大学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工作做得比较渣,能在开始就对自己未来的人生和发展有非常明确规划的同学很少,许多人到大三、大四甚至更晚才弄明白自己究竟想要什么,而这时候往往已经晚了。更有很多人,毕业了都始终无法清楚“自己是谁,从哪里来,终将去向哪里?”
经历了许多事情,感受到北大等名校的氛围,感受到外面的世界。我觉得自己尚无所谓的“核心竞争力”,还没有那种能主动挑选工作的资本。于是决定,用考研,重新为自己争取一个积淀的机会。
考研的好处我不想再多说,只有一点可以告诉自己。不管别人如何看我,他们又是怎样的人生,我都只会朝着自己的方向前进。
我考研的理由很简单:不想去挤人才市场,我希望能把自己的未来交由自己去掌控。
那么你们的答案呢,放弃和坚持,选择一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