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362年,秦国秦献公去世,他的儿子秦孝公登上皇位。
当时各诸侯国并不把秦国放在眼里,并且觉得他是未开化的蛮夷之族,不准许参加中原各诸侯国的会议盟誓。于是秦孝公决定发愤图强,让秦国强大起来。
此时,我们的主人公公孙鞅准备登场了。
公孙鞅,卫国后裔,喜好法学,在魏国国相公孙痤手下做事,公孙痤知道他的才能,打算推荐他去朝中做事,但却一病不起,来不及推荐。但是的魏国国君魏惠王来探望他,问道:“如果您不幸去世了,国家大事由谁来主持。”公孙痤说:“我手下有一个非常年轻的小孩,但却才高八斗,将来国家大事可以委托给他,接着说,如果您不打算重用他,那就要杀掉他,绝对不要让他到别的国家去。”魏惠王许诺后告辞离开。此后,公孙痤又急忙召见公孙鞅,并且向他道歉,我身为国家忠臣,必须先忠于君王,才能照顾下属,所以才建议主公杀你。你尽快逃走,魏惠王肯定会杀了你。
魏惠王离开后,跟左右近臣讨论,公孙痤果然是已经病入膏肓了,已经开始胡言乱语,他先让我把国家交给公孙鞅,然后又让我杀了他,这不是糊涂了么。
后来公孙鞅,看到秦国正在招募贤才,于是托人推荐,见到了秦孝公,并且陈述了自己富国强兵的计划,秦孝公大喜过望,从此重用公孙鞅与他共商国家大事。
公孙鞅想实行变法,但却受到国内很多贵族阻挠和反对,,秦孝公便任命他为左庶长的要职。
之后开始制定了详细的法令,但却没有公布,他担心百姓不相信他,于是在集市南门立下一根长三丈的木杆,下令说,只要有人能把他拿到北门就赏赐十金。百姓感到困惑,都没有去做。公孙鞅又再次下令,有人拿着木杆走到北门,立刻赏赐五十金。最终有人半信半疑的拿了过去,最终得到了赏赐,就这样,公孙鞅才下令颁布了变法法令。
新发颁布一年,太子犯法,公孙鞅说;“新发不能顺利推行,就是因为上层人士带头违法”。太子是国君继承人,不能施以刑罚,于是处置了太子的老师,第二天,秦国人听说此事后,都开始遵从法令。
新法施行十年,秦国一片路不拾遗,太平景象,百姓勇于战斗。
司马光说,信誉,是君主至高无上的法宝,不讲信誉无法使人民服从,没有人民便无法维持国家。
一次秦王派公孙鞅带兵攻打魏国,魏国也派公子为将军率军出战。两军相遇,公孙鞅对公子说,当年咱俩交情这么好,现在都成为各国大将,不忍心相互残杀,咱们见面聊聊,订立盟约。公子信以为真,便去赴会,正在两人酣饮之时,埋伏的士兵冲出,俘虏了公子,又乘势攻击魏军,使其大败。
魏惠王知道此事后,十分惊恐,这才感慨当年没有听公孙痤的话,杀掉公孙鞅。
事后,秦国封给公孙鞅商於之地十五个县,号称商君。
因此后世,称呼他的事迹,也叫商鞅变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