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人闲聊时,总爱有人开玩笑说,“老袁,抓紧努力,争取弄个官当当。”每每遇到这种情况,我也总爱以玩笑的口吻回复他,“没做过那个梦,要是真成了,老家祖坟上非得着火不行”。哈哈一笑了之。
人常说四十不惑,当年龄上了40,经历了一些事情,领略了人情冷暖,对有些事的感悟和看法也在不断的转变。终有一天,你会渐渐明白,命里一尺,难求一丈。
人活一世为什么,无非是财富、感情、事业、寿命。谁年轻时不曾雄心壮志,为了实现所谓的梦想,苦心经营,努力奋斗,也相信付出就会有收获,奋斗就会见花开,相信自己可以主宰一切。只有人过中年,经历了人来人往的因缘际会,体验过了快进快出的财富流水,你才会体会到老人经常说的那句话“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
关于财富,有多大的肚量就吃多少碗饭,千万别贪得无厌。人心不足蛇吞象。如果德不配位,吃进去再多,消化不了,最终都会原封不动的吐出来,不仅一个子留不下,还弄伤了身体。好比我们平时去吃自助餐,面对各式各样的美食诱惑,总想着一定要把下的本吃回来,于是大鱼大肉盛了一盘又一盘,其实你原本就只一盘的饭量,吃到最后剩了一大堆不说还落得个胃里撑涨难受,得不偿失。年轻时,总感觉只要有钱就能买开心、买快乐,当然,手中有钱了能满足我们对物质的欲望,上了40岁,才发现真正的开心还真不是拿钱能买来的,而是来自于能够自我知足、能够助人为乐、能够有自己的小确幸。所以,穷富没有绝对。小时候,跟着父母喝糊涂粥、嚼白菜帮儿也很满足,似乎也没影响我们的生活质量。有钱把日子过好,没钱把心情过好。世事原本无常,能不受病痛折磨、健健康康比什么都重要。
关于情感,缘分早注定,半点不由人。茫茫天地,人如蜉蝣。你出生在谁的家里、成为谁的孩子、变成谁的妻子丈夫、和谁成为交心的闺蜜或者知心的朋友,你一辈子会在哪个阶段遇到什么样的人,都是注定的。回归本源,从陌路到相识、相知,人与人之间原本没有坏的关系。但随着交往愈深,总会生出一些无谓的烦恼,总觉得谁谁做的不对、谁谁亏欠了你、谁谁两面三刀背后阴你,等等。其实,关系原本没那么复杂,因为任何一段关系走到最后都只不过是相识一场,大可不必盯着别人的短处那么较真。之所以会生出烦恼,都是自己的心在作怪,想争的、想要的太多。细观我们周边,那些婆媳关系、同事关系、朋友关系、亲戚关系搞不好的人,都是遇到问题不反观自己,而把问题、把责任甩给别人的人。司马懿说,“看人之短,天下无一人可交;看人之长,世间一切尽是吾师”。所以,面对烦恼,修一个好心性至关重要。一方面,要修好一颗看得见美丽的心灵。你心中有美,看任何东西都漂亮;你心胸狭隘,看到的任何东西都是锈迹斑斑。另一方面,要学会放下、示弱和“不争”。多念别人的好,放下对别人的偏见,道路自然宽广;水虽柔弱,但善利万物而不争,少一些所求,心中便少了诸多无谓的烦恼。
关于事业,因上努力,果上随缘。现实中,凡是你认真规划、做好了自我设计、做足了准备的,往往多是以失败告终。因为很多时候、好多事情并不都顺着你所想的、按着你所规划的道路所走。反观自己身上做成的几件事,有名收、有利赚的事还真不是苦苦求来的,而是各种因缘巧合促成的。一个人的成功,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曾听一个老领导说过一句话,你有关系、有人脉、有资源,那是先天的条件,但是如果你自己不行、自身不硬,把你放在某个关键的岗位,你不仅成不了事,还老是生事,又有谁敢去托举你、推荐你。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高人指路,有高人指路还得靠自己开悟。如果自己没有悟性,手把手教也教不成。所以,事业成败,很大因素在于自己,一方面努力做好自己,在其位、谋其政、履其职、担其责,站好自己的一班岗。另一方面,顺其自然。在因上努力,在果上随缘。
关于寿命,享受过程,注重体验。5月份,突然接到一个同学的电话,谁谁不在了。想起去年年底跟他一起吃饭的情景还历历在目,如在昨天,如今却已经阴阳两隔,一阵愕然心痛。平时,参加亲友家的白事,随个份子、鞠个躬、走个形式了事,但亲人离去的痛苦只有放在自己身上才会有切身的感受。对于这个世界,你在,这个世界就在;你不在了,这个世界也就消失不在了。从呱呱坠地开始,人就一步一步走向坟墓,走向死亡;你所拥有的一切,亲情、友情、万贯家财生不带来、死不带走。那么我们活着的意义又是什么?唯有在这短短的几十年间尽情体验,感受这世间人生百态、酸甜苦辣才是真的。唯有你自己的人生体验才是独属于你的。人生在世,各有各的使命,不必替任何人背负他的命运。所以,静静地感受春夏秋冬凉暖不同,用心地品尝一日三餐味道各异,认真地欣赏路边花草枯荣衰败,才算不白来世间一遭。人生没有意义,过程才是意义,不因碌碌无为而悔恨,也不要因为虚度年华而羞耻。
些人天生是智者,年纪轻轻就能悟透人生真谛;有些人反映迟钝,直至生命终点依旧心存执念。写下这些,只是不惑之年的一些感悟,无关对错。希望能对那些依然在为名利钻营挣扎、被生活捆绑、心中苦恼的朋友一些帮助。
与君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