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人留下好印象的秘诀,一般人我不告诉他~

无论是生活中,还是工作中,我们都一直在与人打交道。而如何才能给人留下好印象呢?毕竟,与人融洽沟通、获取别人喜欢与认可,有助于我们达成沟通目标。那就和大家聊聊这个话题吧。

紫霞仙子,我喜欢你~


一、转换“别人对我们的看法”的思维

1、同样一个客观事件,不同的人、认知方式、世界观、评价标准及切入点不同,得出的看法和结论迥异。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一千人心中有一千种哈姆雷特”。这便是无形的认知模式差异,表现出的有形的外在行为表现。

做个终身学习者吧!


2、“别人看待我们”与“我们看待别人”的方式不一样。

(1)人人都会存在偏见,无法避免

(2)想获得别人喜欢,就要别人认可,那就要投其所好并以其喜欢的方式进行沟通。


我不偏见×3


3、做任何事都要有“对象思维”,替代“以自我为中心”的狭隘认知。



心中有目标



(二)人与人之间主观印象形成机制

1、根据你的言谈举止,自动、无意识的形成初步印象,且有偏差、不准确。


木有办法克服的人类偏见


2、在形成初步印象之后,人们还会逐渐纠正之前的认知偏差。


事实有真假,观点无对错


3、人之惰性——“认知吝啬鬼”:人们为了尽力保存自己的认知能量,往往只思考他们感到必要的内容,不愿思考更多。


离我们越远越优秀


4、由于人人都是“认知吝啬鬼”,所以,想要留下好印象,就要努力激发起人的纠偏机制。

(三)给人留下好印象的三个技巧


信任是沟通的基石


1、信任透镜

(1)所谓信任透镜,其实指的是别人跟你交往,首先要确定你是否值得信任,会不会对自己的人际关系、职业生涯、个人幸福安宁等构成威胁。

(2)主动释放善意:别人对你的看法是负面还是正面,90%取决于你表现出来的温暖和能力。

(3)学会隐藏锋芒:假如觉得你有所图,那你表现出来的聪明才智这些能力特征,就会被看成你能够实施敌对行动的证据。

(4)制造对方的存在感:人们都很需要那种“你在专注地听他们说话”的感觉,持续保持眼神交流、点头、微笑是三个重要指标。

(5)有同理心:除了专注倾听外,表现出同理心也很重要;这里的关键是换位思考,多尝试寻找双方的共性。

(6)不必要的道歉”:就是把“对不起”这句话当成对别人的困难感同身受,而不是真的做错了什么。一个对不起,会让自己的请求或帮助得到更大几率满足。

(7)乐于首先信任别人,释放善意。

(8)表现出意志力,抵抗各种诱惑和利益

(9)谦逊:适当谦虚,别人就会以积极的眼光看你。

(10)姿态:适当摆出一些显得有权势的姿态,是向观察者微妙地透露你有能力的绝好方式。

(11)多强调你的潜力:人们更喜欢具有卓越潜力的人,而不是已经表现卓越的人。

【解读】人们对不确定性既有焦虑和不安,也有对充满美好的期待的向往与憧憬。所以,同样是不确定性,如何转化其性质是门学问与艺术。

(12)关注未来而非沉溺过去:对自己的宣传聚焦于未来而不是过去,会更好地吸引别人的注意。


想要尊重,先去尊重



2、自我透镜

(1)所谓自我透镜,其主要功能是保护和增强观察者的自尊,让观察者在观察其他的人和事时,觉得自己更出类拔萃。

(2)自尊的本质来源于比较。观察者在相互比较时,会看别人的能力和成就以及和自己的相关性。

(3)观察者应对威胁的策略:

策略一:挑选自己的优势进行“下行比较”,从而建立心理优势。

策略二:把“你”当做“我们”中一员分享胜利。

策略三:跟你成功的内容划清界限,降低你们之间的相关性。

(4)应对观察者把我们作为威胁的方法

首先,谦虚,有意做一些事情降低你对观察者自尊的威胁。

其次,降低自己;

第三,抬高对方,恭维、赞扬、崇拜对方。

(5)自我确认效应:你的表扬一定要真实,要有直接的证据。不然,也会因为虚假的表扬引起烦感。


图片发自简书App



3、权势透镜

(1)权势透镜,给相对有权势的人来评估和观察,你对他是否有益、或者有用。

(2)权势”是个中性词,指的是对资源拥有控制权的一方,其实也就是“拥有主动性”的一方。对别人是否有价值。

(3)如何获得老板认可与信任

首先,了解老板的需求与诉求;

其次,发现其工作阻碍因素;

第三,基于自己优势、资源及能力,发现自己可提供的能力方案;

第四,在老板布置任务前预测其需求并做好准备。

宗旨:在工作中真正帮助他、成就他,协助他实现事业目标。

116《控制愤怒》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