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自从见过表妹之后,小铁匠的精神里好像注入了新的血液。做事不在无精打采,就连多久没有看书的习惯,也开始恢复了。他已经知道,有一种压力向他袭来,他不能一辈子做这个铁匠,他要考试,他要通过自己的知识改变命运的安排!
铁先生又来了,他穿着一身白衬衫,仔细看去,还有年轻时代的影子。但毕竟老了,背已经陀了。他一看见老铁匠,就大声喊道:“恭喜恭喜,我把事情给你办了?”小铁匠在旁边听见,心里一震。他猜测铁先生说的事情可能与自己有关,因为父亲曾托他找对象呢!
老铁匠正在锤铁,手不得空。他听见铁先生的喊叫,居然没听懂,马上问:“什么事呀?”铁先生说:“你不是托我给你办事吗?现在办成了。”老铁匠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我托你办什么事?”他虽然把铁先生的话听清了,但还是不明白。铁先生看了一眼小铁匠,然后凑近老铁匠的耳朵,说起了悄悄话。
只见老铁匠的面孔,从一脸茫然,逐渐变成了眉飞色舞,并且还笑着不停地点头。小铁匠一看,心里更是发毛。他不知他们在说什么,但是他判断,肯定与他有关,不然为什么不让他听。他们在说什么呢?小铁匠陷入了沉思。
下班了,铁先生居然赖着不走。而且,老铁匠还把小铁匠叫来,要他去集上割一斤肉,打一斤酒,然后要留铁先生吃饭。这时,老铁匠才正式介绍道:“这是你刘大伯,他今天要和我喝一盅。你现在去准备吧!”
原来,铁匠铺只是一个临时住所。老铁匠、小铁匠的家不在这里,而是在边远的一个小山村,距此有六七公里。所以,到该做饭的时候,都是老铁匠继续拨弄铁匠活,而叫小铁匠去做饭。
吃饭间,老铁匠和铁先生的距离一下近乎了许多,仿佛是一对难兄难弟。这在小铁匠眼力至少是这样。老铁匠和铁先生天南海北,瞎聊了很多,把一斤酒喝光,碗中的肉也没剩下几个,这时铁先生才提出要走,说到学校去看看自己的女儿,就歪歪斜斜地走了。
吃饭间,小铁匠没有喝酒。铁先生有几次要小铁匠喝,小铁匠都加以推脱。因为父亲在面前没说他可以喝,他就不敢喝。再说那酒闻起来舒服喝起来难受,小铁匠以前体验过,所以他不准备学喝酒。他觉得太刺激喉咙,真是花钱买罪受,不划算!
吃饭间,铁先生一直不提那个悄悄话的内容,老铁匠也不提,而都是王顾左右而言他,这让小铁匠有些纳闷。难道他自己神经过敏,估计错了。或者,他们说的是另一件事,本身就和他无关。要真是这样,那简直太好了!
可是到了晚上,当一切都归于宁静的时候,老铁匠却把小铁匠叫了过去。此时小铁匠正在看书,他只得放下书到父亲睡觉的那间屋里。父亲坐在床沿上,他要小铁匠关上门,然后说:“今天刘会计跟我说,他们村有一女娃没读过书,劳动很好,家务活非常能干,与你妈差不多,所以想给你介绍,你看如何?”小铁匠一听,暗暗叹了口气。担心的事情果然来了。
老铁匠说这些的时候,和颜悦色,像变了个人似的。在小铁匠的印象中,老铁匠对他是严厉的,很少有笑脸。今天突然变得如此“客气”,反而使小铁匠不习惯了,总觉得这后面有什么东西隐藏着。可还没有把话听完,他一切都明白了,这是父亲在“请君入瓮”,他可不上这个套。
特别是小铁匠听见“没读过书”几个字,心里就凉了半截。今天这个世界,已经不是先前,没有文化怎么能行?他们居然要给我找一个没文化的老婆。小铁匠现在虽然在打铁,但他的心气特别高。他认为,打铁只是暂时的,只要一旦考试成功,一切都将会改变!但是现在老铁匠已经兵临城下,该怎么办呢?
老铁匠要小铁匠表态,小铁匠马上感到了茫然。在父亲严厉的目光下,小铁匠只觉得,他的理想开始变成了笑话,明花表妹也变作了一团雾气,仿佛以前的一切想入非非,还真成了想入非非。这不得不使小铁匠暗暗叫苦,甚至是痛苦地呻吟。沉默了良久,小铁匠的嘴唇才开始蠕动,终于从牙缝里挤出了几个字:“我要考学!”
老铁匠听清了这几个字,但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为了证实他所听见的千真万确,马上反问道:“什么?”见小铁匠一言不发,老铁匠终于坐不住了,他从床沿上站起来,走到小铁匠身边,很想给他一记耳光。但终于没有下手,而是变成了口诛:“你真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考了几次都没考上,还想考,亏你想得出!”
小铁匠见父亲翻了脸,意志却更坚定了。历来他有一个习惯,就是服软不服硬。现在父亲撕破脸皮,对他近乎讽刺挖苦之能事,这就像在他的伤口上又补了一刀。所以,他并没有被父亲的强大阵势吓住,相反的,头脑却更加清醒起来,觉得只有读书才是唯一出路!
五
五月一过,麦穗在风中摇动,麦浪在地里翻滚,小铁匠的心思也在翻滚。他已经在早晚时间,强行把自己关起来,搞了两个多月的自学。平常在不读书的时候,感觉还懂得很多,一旦摸到书本,就傻眼了,好像到处都还没有学过,到处都需要“填补”。
自从老铁匠找小铁匠说过“找对象”之事后,就再也没有动静,但是却给小铁匠的心里投下了一枚炸弹,从此心灵世界就开始了动荡的历程。这时他才发现,每个人都要面临“结婚生子”的选择,但是小铁匠不希望它来得太早。如果早早确定此事,那就是对他的束缚。于是,他不得不考虑自己的未来,不得不考虑如何应对父亲老铁匠的第二次进攻,甚至第三次。
怎么应对呢?最好的办法就是自己去找对象,不需要这些家长们“操心”。自己找自己喜欢的人,这在那些电影里一直都在演,谁要是干预,那就是反面人物,落后分子。那就是螳臂挡车,自不量力!历朝历代都在为争取婚姻自由而斗争,而小铁匠也可能要加入此行列。但是,该去找谁呢?小铁匠思来想去,还是觉得表妹明花不错,除此之外他再也找不到谁了。
于是,在四月的一天下午,小铁匠就开始了第一步行动。他把自己打扮了一番,其实也没咋做,就是洗了一个头,然后在头发上洒了一些啤酒。这是他在一个杂志上看见的,试过后才觉得真是那么回事。他要到学校里去看表妹,找个什么理由呢?就以咨询“现在高中教材变了多少内容”为名吧,反正这也是他困惑的地方。
学校是在县城里,但距乡场铁匠铺并不太远。到了学校,使小铁匠感到气氛有些不对。以前他在这里读书时,上晚自习总是闹糟糟的。可是,今天却安静得连针掉在地上都能听见,这教室里究竟有没有人哟!掐指一算,小铁匠才离开这个学校四年,变化居然这么大,这不得不让他感到惊讶。开始,他以为教室中无人,可把脚垫起越过磨砂玻璃那一层,这时他发现,里面全是一动不动的人头。
表妹从教室中走出来了,在斜照的辉映下显得更加美丽。她不高不矮,苗条身材,步态轻盈。小时候那双明亮的大眼睛,至今还记得,如今一点也没有变,只是里面多了一些复杂的内容。尤其那一对眉毛,小时候却是淡淡的,如今却变浓了,很像电视剧《霍元甲》中的那个赵倩男。
表妹走到近前,不知道谁在找她,所以一路边走边看,根本没往小铁匠这边盯。此时,小铁匠的心里却七上八下起来,那种在铁匠铺里第一次见她的感觉又来了。他觉得表妹高贵典雅,高不可攀,一种自尊心受损的感觉严重困扰着他,使他简直想逃了。
但是,小铁匠终于没有逃。他知道,此时无能如何也得迎上去,当缩头乌龟是永远没有出路的!表妹走到他跟前,好像并不认识他,居然问了一句:“谁在找我?”小铁匠看着他,犹豫了两秒钟,才说“妹,是我找你!”“你找我有什么事吗?”表妹仿佛不认识他似的,有些公事公办的意味。
小铁匠此时已经恢复了平静,思路也清晰了,他马上意识到表妹可能没认出他来,于是就说了铁匠铺相遇的事,这一招果然凑效,表妹马上就亲近起来。这样,小铁匠就和表妹联系上了。他们谈得时间不多,都是些学习上的事。通过表妹,他了解到了课本变化已经很大,要想赶上现在的进程,力度很大。但是,小铁匠却暗暗下了决心,无论如何,也得和表妹看齐,绝不落伍!
就这样,小铁匠坚持了一个多月。现在正是农忙季节,他和老铁匠都回到了那个河谷里,他们自己的家,然后开始下地割麦。
这里是山区顺河谷一带,庄稼每年是两季。六月初割完麦,马上就得“翻地”,然后种下一季玉米。待十月初玉米成熟后,就得下种小麦,这样周而复始,使地一直不得空,收入也就有了丰厚的保障,但劳动起来,就要累得多。又收又种,抢收抢种,也就成了“农忙”。
如果是铁先生他们那儿的山寨,就不存在这种情况,那里每年只有一季玉米,收获完了地就空着,而且一冬三月地都空着,要等第二年开春再翻耕一次,才能播种。所以那些山寨的经济条件不是很好,有姑娘的家庭都愿意把女儿嫁到顺河谷一带。这铁先生给小铁匠介绍的对象,就是这种情况。
小铁匠割了一会儿麦子,看见她妈铁匠妻慌慌张张地跑来,她拉着儿子就走。小铁匠以为出什么事了,马上问:“妈,你这是干嘛呀!出什么事了?”铁匠妻上气不接下气地说:“火都上房,你还有心思一边躲着!”小铁匠顿时紧张起来,马上向村里看。村子里静悄悄的,没看见谁家冒大烟。
铁匠妻见儿子一脸疑惑,马上笑道:“你刘大伯来了,正和你父亲说话呢!”小铁匠一听,原来是那个铁先生来了,肯定没好事!于是就说:“我不去!”铁匠妻说:“给你介绍对象,我们花了很多钱呢,你怎么就不去呢?难道真是儿大不由娘了?”小铁匠马上说:“我不想这么早说这些,我要考学!”
六
小铁匠暂时摆脱了家里的纠缠,进入了“安眠状态”。这时,他决心构建一项“工程”,既能照顾现实,也能着眼未来。这项工程就是和明花表妹发展关系。其实,小铁匠是在找一条“两全其美”的路,就是想把未来与现实衔接起来,或者说,把对象与前途融合在一起。
为了不耽误双方的学习,小铁匠决定一个月去见表妹一次。开始,明花表妹对他爱理不理的,这个他很理解。他知道,表妹一旦考上大学,那就不同了,自己现在和她距离还很远!所以表妹不理他,也是可以理解的。
每次去见表妹,小铁匠的心里都充满压力。但是,他不自卑,他认为在未来的某一天,他和表妹是一样的境遇!为了获取目前高中的一些信息,他必须依靠表妹来提供;为了逃脱家里的“逼婚”,他也不得不找表妹,这样在必要的时候,还可以把表妹拿来做“挡箭牌”。更重要的是,他从心眼里喜欢表妹。
每次去找表妹,临走的时候,小铁匠都要以大哥哥的名义给表妹一些钱和粮票。开始的时候,表妹坚决不要,但经不起小铁匠的一再坚持,最后还是接了。后来,小铁匠又给她时,她不再推托,而是很腼腆地接了过去。
表妹终于不再冷淡,而且每次都很热情的跟小铁匠讲现在的学习信息。小铁匠和表妹的距离开始近了,就像一块石头,放在怀里,时间长了,也开始热了。
从表妹那里,小铁匠知道现在的教育已今非昔比。自从一九七七年邓小平复出亲自抓教育以来,每年的“高考”几乎都有一个“新”,特别是语文中的作文,越来越灵活了。还不知道今年该出个什么题目呢?表妹要参加高考,她也愁着了。
每次与表妹会面后,小铁匠都会得到新的东西。他从表妹那里借来了书,发现许多内容都变了。怎么办呢?只得从头学起。可是,每天繁重的体力劳动,已经把他搞得精疲力竭,实在是不想去摸书了。
在这种情况下,小铁匠只有强迫自己,埋头苦撑。他想,万事开头难,即使效果不好,也要坚持。这样坚持下去,也就养成了一种习惯。这对以后的长远打算是有利的。
其实,人的潜力是很大的,特别是年轻时候,只要善于挖掘,会发现一些自己并不知道的东西,包括一些奇效!许多年轻人没有经验,做事情搞几下,不见成效,就撤退而归,那是非常可笑的事。一九八四年高考的作文,就是议论这类事。
关于学习,只有坚持不懈的人,最后才发现,并不是一直都难受,一直都有难题,而是有很大的乐趣在里面,不然怎么会有那么多人对学习像着了魔似的?
小铁匠发现,他居然可以不吃早饭,也能干半天。这吃早饭的时间,就可以用于学习。小铁匠还发现,熬一个通宵,不吃一口饭,第二天同样可以坚持打铁。
不过,要想进入这一状态,却不那么容易,特别是对一个毫无经验的初学者来说,更是如此。因为要继续走下去,遇到的障碍是很多的。
高中毕业后,小铁匠一直在学习,其宗旨就是不想当农民。作为一个农村的娃子来说,不想当农民,只有一条路,就是通过考试。可是,他们这一代,绝大多数人都是混过来的,数学连有理数加减法都不会做,英语连二十六个字母都还没有分清,这怎么能说考就考上呢?
不过,年轻时代的生命力是旺盛的,小铁匠即使再累,睡一觉起来,也就没感觉了。甚至有几次,熬了一个通宵,第二天依然可以上班,而且还不吃早饭。
但是时间长了,小铁匠却出现神经衰弱的现象,他居然不知道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认为这只是一个小毛病,无需到医院去。
终于有一天,小铁匠病倒了。他发现,不光晚上睡觉的时候有恐惧症,就是大白天,见着谁,多看两眼,也开始怕起来。此时他不得不承认,鲁迅的那篇《狂人日记》。那个狂人见着谁都怕,见着谁都疑心他是“吃人”。
小铁匠暗想,他是不是也得了此症。不行,得赶快去医治。其实这是一种用脑过度出现的神经衰弱,加上没有充足的睡眠和营养,体力消耗又过大,导致了大脑缺血的症状。
小铁匠听医生这么讲,终于放了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