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着约定的时间,下午五点,我和娇出现在树舍小杂院的门口。这里是华达商城四楼,出电梯后,往左是高调新潮的太平洋影城,往右是安宁温柔的小杂院。
一张泛黄的木板上,粉笔字写着:“小杂院”。我很喜欢这种感觉,古朴自然。难得在闹市这寻得这样静谧的一隅。
走上四级台阶,橱窗里一个小伙子正在忙碌着,我们告诉他约好了5点钟见Alice,他说Alice还没回来,可以先打电话。
我拨通了Alice的电话,她说20分钟后到,我就和娇到小屋里坐下了。屋子中间是三张大桌子,周围围着九张椅子,椅子上都铺着布垫子。屋子靠墙的地方都是架子,放着书或其他摆件。
Alice进来的时候有点气喘吁吁,她穿一件黑色棉服,似乎不是很厚,脖子上露出亚麻色的高领毛衣。她眼睛很大很灵动,我很想问她是不是混血儿或者新疆姑娘,又觉得第一次见面就这样打听似乎不礼貌。她头发扎了一个髻在脑后,额头显得光洁。
“宝贝儿对不起,我来晚了。”她一边说一边拉了把椅子坐下。她用“宝贝儿”这个词,让我觉得有亲切感的同时也有点不好意思。我不是那种自来熟的人。但她给人的感觉很温暖。
Alice给我们介绍了树舍的概况。树舍是全球首个无主题空间,主要为个人提供平台承办各种活动,简单说来树舍只做两件事,第一低碳,第二公益。这里是非常开放和自由的,所以吸引了一大批年轻人的参与。树舍的很多物品都是别人送的,很多东西都有自己的故事。Alice随手指着墙角的一个小太阳取暖器:“喏,这就是一个朋友送来的。”她环顾屋里,告诉我们这些桌椅架子书籍摆件都是别人送的。
原来这里是一个有情怀的地方啊,我不由得想到了桂美伦主演的一部电影《第36个故事》。心里萌生了一个想法:我要听听每一件物品的故事,然后把他们写下来。
Alice告诉我们,这是她经营过的第16家树舍了。我瞪大了眼睛,难以置信坐在我们面前的原来是树舍的元老级人物。六年前的Alice曾是都市小白领一枚,在企业做培训的。她没有告诉我们是什么原因让她选择了树舍,也许下次我可以问她一下。像她那么热情随和的人应该会告诉我们她和树舍的故事。
从Alice口中得知,树舍目前在成都有四家店。6年来,16家店存活下来四家,个中滋味只有他们过来人才能体会吧!我更多是在Alice的朋友圈里,看到她常常刷屏的推出树舍活动,心想着树舍这么风生水起,被多人追捧。
我是陪娇去推荐课程的。娇给Alice作了简单的自我介绍后,就说起了她的几个课程。Alice表示这些都是蛮受欢迎的课程,可以在树舍开展。Alice突发奇想的让娇周六晚上就来树舍的圣诞晚会,带一个大概十几分钟的活动,先和大家认识一下。娇也觉得这是很好的机会,立马查了她的行程安排,然后就定下来了。
我们相谈半个多小时,愉快又轻松,事情都谈好了,我们起身告辞。这是我们第一次来树舍小杂院,印象很好。期待着更多了解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