汐水/文
(1)
老妹回家的时候,我已经在厨房站了5个小时了,腰和小腿开始有点酸麻。
多年来,第一次对厨房生厌。
事情是莫名其妙发生的。
中午下课后,我已经十分疲惫,拖着身骨回到家已经下午13:00了,我迫切想昏天暗地睡他个一下午。
可是瘫了半小时后,体力稍微补充些后,我大脑又开始不安分了。
我觉得下午的时间不能浪费在睡觉上,可以做点简单的美食解解馋,这夏天热的,可以花半小时做点芋圆当晚餐,再做几个手抓饼,绝配!
说干就干,我开始忙活起来。
(2)
厨房居然找不到糯米粉?
我记得上次刚买很多的,估计婆婆拿去做咸食皮了。
对了,老妈上个月买的5斤木薯粉在我这,墨爸曾说过木薯粉就是藕粉,那就用木薯粉替代糯米粉吧。
做一斤简单,直接扔揉面机的话,手都可以不沾粉,还可以看看手机、追追剧。
不过,很快就有实践证明,这个想法是错误的——木薯粉卡住揉面机,搅不动了。我一瞧,粉团居然硬得像石头。
每次揉芋圆都有点干,所以搅拌机估计也无能为力,我想,看来只能像以前一样,手工揉了。
手工揉起来一直不成团,我记得上次老妈好像说过,可以把焯点线面加进粉团,粉团会变得很柔软。
我先在脑子把这种做法论证几遍,确认了这种做法没问题。
于是,我开始烧水焯线面。然后把滚烫的线面加入木薯粉团,开始用力揉,粉团总算被揉软了。有点小兴奋,我想,下次我要把这种窍门记录在我的《汐水美食日记》中。
(3)
我刚开始做的是抹茶粉芋圆,把抹茶粉和木薯粉混合在一起,先调水揉成渣,然后加入焯过水的滚烫的线面,快速揉成绿色大粉团放着。
揉得顺手了,我瞟了一眼木薯粉袋,似乎还剩一半。我想,反正还有时间,还可以再揉个红菜根芋圆,嗯,那就再倒一斤吧,做成红色大粉团备用。
做完红菜根粉团,我想,干脆再做一些不同口味的,紫薯味、火龙果味都不错,可以做成五色芋圆吧。于是,倒粉、焯面、揉粉……终于,在一个小时多之后,5斤木薯粉全部华丽丽地变成了5个不同颜色的大粉团。
真像如来佛的五指山啊!我那时候根本没想到,后来我差点累挂在五指山里。
粉团准备完毕,开始搓圆了。我先搓一大盘放着晚上煮,其他的可以放冷冻以后吃,我一边搓一边盘算着,估计可以做五个密封袋,夏天可以经常吃。
中途下楼收了一个快递,江西萍乡寄来的包裹,是上次《绝对江湖》诗词比赛的奖品——酒庄的两瓶葡萄酒大礼盒。看着沉甸甸的奖品,有点小兴奋,诗酒不分家嘛。
(4)
小墨子放学的时候,我还在忙着搓圆。
小墨子见我忙着,没有马上去写作业,而是沉迷在一堆曹文轩的课外书中。
我有点火,高声催促:先写作业吧,我这晚饭还没准备好。
墨子说,先看会书,等吃完饭再写作业吧。
我瞄了一下,芋圆粉团还有五座小山,一时半会做不完的,那么我先放下手上芋圆,晚餐先做。
同时打开了两个燃气灶,一边烧芋圆汤,一边做手抓饼,不一会,晚餐上桌。
小墨子对手抓饼赞不绝口,可是吃芋圆的时候,他喊起来:怎么这么硬啊?
我尝了一下,果真很硬,有点像qq糖,但是很难咬烂。怎么会这样?我做芋圆好多年了,材料五花八门,糯米粉用过,藕粉用过,口感都非常好。不过……似乎直接用木薯粉没做过,可是墨爸不是说木薯粉就是藕粉吗?
我上网搜了一下,发现木薯粉可不同于藕粉,藕粉更柔软更嫩。
难道是木薯粉问题?不能直接做芋圆,必须加材料才行,哎!懒人失策!看来得马上买点糯米粉中和一下了,否则我那5斤木薯粉是彻底废了。
(5)
我已经打过好几通电话给老妹,因为她前几天抢了政府的优惠券,还有40元可以用。
墨奶奶听说我要去超市买糯米粉,居然很坚持地让我等老妹回家,用优惠券购买,一定不能浪费。
没办法,我只好边做其他家务边等老妹。
老妹加班到七点多才到家,又跟着我去超市买糯米粉,听我喋喋不休唠叨木薯粉和藕粉的区别。
买了10斤糯米粉回来,我要开始大工程了。我搬了两口大锅,木薯粉团和糯米粉团二者要混合的话,难度可不是一般的大,需要大工具来帮忙。
我先把10斤糯米粉分成五份,先按照以往的经验揉成糯米粉团,然后再分五次用手一点点捏碎,五个不同口味的木薯粉团也一点点捏碎,分别混合在一起,热水慢慢添、冷水慢慢加……终于,在一个多小时后,五座大山融合完毕,我估摸过去加上水份至少30斤。
然后,开始了我伟大而漫长的揉圆子过程。
(6)
刚开始,我像往常一样揉得很讲究,0.5厘米直径的圆条,切0.5厘米的长度,然后再搓圆、拍粉,摆在冰柜盘子里。
老妹不喜欢干厨房活,我也不想让她帮倒忙,不过她倒是贴心,一直坐椅子上跟我有一句没一句地闲聊,让我不至于枯燥无聊。
老妹说,那酒庄的奖品一瓶建议零售价是五百多,这两瓶估计得一千。
老妹说,我单位这次奖金发的比她还多一万多。
老妹说……
从晚上八点多开始,我那很讲究的圆条才做了5根后,我就放弃了,因为那种讲究又花了我一个小时,我瞄了一下,还有五座大山还没移呢。
我想,我得改改方法。
可以粗糙一些,反正自己吃。揪下面团就直接用手掌拍成长方形,然后竖切n刀横切n刀,这倒是快多了,可是造型实在不敢直视。马马虎虎算了,我这么安慰自己。
可是,那五座山实在太大了。等到晚上11的时候,我发现,还有三座大山还没解决。这会我已经累得眼冒金星,太阳穴又隐隐作痛。
我开始有点烦躁了。
(7)
我跟老妹说,我第一次对厨房生厌。
“我本来只是想花半小时,像往常一样做点美食、听听音乐、看看书而已,为什么如今会像只驴一样打转了近10个小时?”
“我本来只想做半斤芋圆,为什么现在计划工作量超过30斤?”
“你说我这瞎忙什么?一斤芋圆外面卖15-25元,我做30斤顶多也才750元,我何苦浪费了这10个小时?”
“我躺在床上半小时写首小诗还能拿到酒庄的奖品,价值千元呢!”
“我刚发了那么多奖金,我不享受一下,我何苦在这里累得腰都直不起来?”
一堆牢骚发完之后,我用余光瞄了一眼,大山并没有因为抱怨而自动消失,还赫然立在餐桌最中央,像个符咒。
老妹说,她不陪我了,她得睡觉去,第二天要早起上班。
看看时间,已经快零点了。我开始自我呕气起来:你说你啊,难得一个休息的下午,睡觉不去,做什么芋圆?芋圆本来想做半斤,没想到做了30多斤,这下,够吃两年吧!
一边暗恼,一边手又不敢松懈。毕竟三座大山还摆着呢。
(8)
零点时间到的时候,我脑子里一直萦绕《愚公移山》的故事,愚公是怎么把山移了呢?他如果在的话,会不会帮我把这些解决了?现在的我是不是当年的愚公?
胡思乱想归胡思乱想,事情还是要做的。
调整一下心态,我打开爱奇艺。我想,追点剧可能会让时间变得好过一些。
电视剧果然转移我的注意力,少了抱怨和胡思乱想,后来做起来芋圆来倒是轻松。我根本无所谓大小、形状,统一的用擀面杖擀开,五花八门切完,然后摆盘入冰柜。
摆盘也需要耐心。我先把冰柜进行整理,我家冰柜有六个大抽屉,都有冷冻食品。我得清空两大抽屉储存这些芋圆。
刚开始入冰柜,芋圆必须平铺开来,每一层用一张保鲜膜隔开,如此反复,两大抽屉装得满满的。等冻住以后,再用密封袋把这些芋圆密封冰冻保存。
这些活儿全部做完,已近半夜1点。随便洗洗刷刷,躺倒在床上后,才感觉自己似乎活过来了。累得要命,我还不忘记拿起手机把这件闹心事记录下来——我居然,居然花了整整12小时不吃不喝耗在这一堆芋圆上。
这一写就是三千字的牢骚……这黄金的12小时啊!几千个芋圆把我的棱角彻底磨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