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常常感觉创作的滋味是最美妙的,因为它可以让你毫无保留的沉浸其中。一遍一遍的筛查自己的知识库,然后编制成属于你自己独特魅力的语言表达。讲真,很多时候都觉得自己不是很爱钱,只想做着不讨好任何人的输出。可能是现实里,你太需要去做那些符合公司准则,领导准则的事了,那种不认同却不得不认同的感觉拧巴着,有次看过一个人的访谈,她说每次这种时候就会有种坐飞机的心态,你明知道这个飞机里什么人都有,但是你们就是需要一起飞行这个过程,因为你知道飞机不会因为你一个人而起飞,只有是你们人数足够的时候才会产生这次飞行,所以共行的人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存在合理性。
我花了很长的时间来摸索社会规则,因为独生的关系,自大了很多年。企图用家庭道理去公司论输赢的时候,根本不知道社会不讲道理,真的是那个电视剧<大帅哥>里的台词所表达的那样“谁大谁恶谁正确”,争的时候占了个恶理,别人看到你的偏执做了退让,你赢了,当你以为这是做事的真理胜利时,其实大家对你只有不理人事的退避罢了,在职场处理关系是远远大于做事的,因为当你处理好了前者才能影响到后者的结果。有的人可能会说互联网公司就不是,那种快节奏谁会去管谁的情绪,要快速产出结果才是王道,那我希望你抬头去看看那种关键位置的人都坐着什么人,真的都是那些高产王者么?再想想裁员名单是不是大多是业绩一般且名不经传的小透明。
不过以上的一些规则却不适用一些场景,比如对方没有相应的道德准则的时候,你就得发挥老祖宗的智慧了,那句小人畏威不畏德就派上用场了。
今天有个小妹来问我,为什么她的工资那么低,前台都比她一个文员高,她心里十分的不舒服。我心里是有些想帮她的,我说你要不然找个技能学一下,你看你才二十多。她说她是个电脑盲,只会搞搞微信。那我说现在短视频流行,你自己要不要做点尝试?她说她不知道怎么做。到这里,我就觉得算了吧,学会适可而止也是一种美德。人教人教不会,事教人一遍就会,那种求生欲也许只能在真正的生活压力下才能迸发出来。以前刚打工租房子的时候,工资特别低,要用掉一半的工资租房,那个房子又破又旧,每天都看着那个快脱落的墙皮,算着每餐的费用紧巴巴过日子。好像一个哲学家一样总是思考着生存和发展的问题,是不是就这样?是不是只能这样活着?但是面对这样的生活始终是不服气的,好歹也是个人,也不比谁差,怎么就过不上点正常日子,那会只想过过正常日子。那什么叫正常日子?不过希望住着一个有着阳光的房子,能吃上2菜1汤。
很庆幸,现在住进了每天早上都阳光倾洒的房子,下班也能愉悦的犒劳自己的胃,回头看,是不敢看的。但是向前看,很庆幸学会了那些社会规则,同时下班以后还能进行创作,还能更好,我和我都真切地存在着,一步步向前,致敬远方的直升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