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能不能别叨叨啦!”与其喋喋不休,不如以身作则

家庭教育归根结底,就是父母的以身作则。

地铁里,一个母亲坐在一角,怀抱着几岁的幼儿,一起津津有味地读书。

周围人好奇地问她:“你是怎么劝说你的孩子去阅读,而不是玩各种电子设备呢?”

她说:“孩子不听我们的,他们却模仿我们。”

教育孩子,从来不是无休止的唠叨,更不是嘴上的大道理不断,而是父母的以身作则。

你想要孩子好好学习,那么最好你能够拿起书本学习;

你想要孩子文明礼貌,那么最好你能够对人温和友善;

你想要孩子孝顺父母,那么最好你能够尊敬父母长辈;

因为,你的行为对于孩子来说,作用远大于你的说教。

莫言获得诺贝尔奖时曾说:

“每个人从生下来最早接受的就是家庭教育,受到影响最大的也是家庭教育,这种教育有言传有身教,甚至我觉得身教重于言传。

你生活在的家庭里面,你的长辈,你的亲人,他们是一种什么样的方式对待工作、对待他人,我想会对孩子产生非常直接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父母的言行,其实就是子女最好的榜样。

卢梭曾说:“世上最没用的三种教育方法就是:讲道理、发脾气、刻意感动。”

用讲道理作为教育的唯一手段,这几乎是所有“问题家长”的通病。

爱讲道理的父母,从来没有真正去了解孩子的内心,也不会去倾听孩子的心声。

只会高高在上的审判孩子的行为,自作主张的对孩子的行为定性,然后用自己的认知和经验去对孩子进行说教。

没有共情的说教,让孩子不仅没有听进去父母的道理,反而心与父母离得更远。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想造就一流的孩子,家长们首先就要成为一流的父母。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