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月5日 23时38分52秒,小寒
「小寒大寒,冷成冰团」。
小寒表示寒冷的程度,从字面上理解,大寒冷于小寒,但在气象记录中,小寒却比大寒冷,可以说是全年二十四节气中最冷的节气,常有「冷在三九」的说法,而这「三九天」又恰在小寒节气内。之所以叫小寒而不叫大寒,是因为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十二月节,月初寒尚小,故云。月半则大矣。」小寒的意思是天气已经很冷,我国大部分地区小寒和大寒期间一般都是最冷的时期,「小寒」一过,就进入「出门冰上走」的三九天了。
《黄帝内经·四气调神大论》说:冬三月,此为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奉生者少。冬季养生的大原则就是避寒,医圣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就警示后人,许多疾病的起源都是“伤寒”。
冬季是天寒地冻、万木凋零、生机潜伏闭藏的季节,人体的阳气也会随着自然界的转化而潜藏于内。因此,冬季养生要顺应自然界闭藏之规律,以敛阴护阳为根本。
小寒后早起喝老姜汤,是很好的助扶阳气、温经散寒、暖中和胃的选择。
小寒艾灸则是固扶元阳、益真火、养肾气、冬藏阳、增益三阴之阳的佳选。穴位可选择几个养生大穴:神阙、命门、大椎、关元、足三里、三阴交、太溪、商丘等。
小寒的气候特征
终之气(小雪/大寒 11.22/01.20)
客气:太阴湿土——寒湿合化,则降温多雨雪
主气:太阳寒水——客气克主气,为相得
在泉:太阴湿土——湿浊之气(主管下半年)
中运:火运太过——火热之气
太阳寒水司天则太阴湿土在泉,土能制水,故土气滋润,水流丰盛,太阳司天则寒水与客气加临于三之气,太阴在泉则湿土之气下加于终之气。水湿相合而从阴化,万物因寒湿而发生变化,人体因此也会出现水饮内蓄、腹中胀满、不能饮食、皮肤麻痹、肌肉酸痛、筋脉不利,甚至浮肿、气血不行而生阻碍等病症,多注意梗住及心脑方面的问题。
对人身体产生的影响
小寒节令进入戊戌年的终之气的最后15天,从大寒开始则是新的一年己亥年。小寒、大寒代表一年之中最冷的时段,加上今年太阳寒水司天、太阴湿土在泉,也就是寒湿在小寒后会比往年更明显,虽说全年中运为火运太过,但在小寒后被寒湿所压制,就是起作用也是很短暂的或只在局部起用。
在今年小寒后人们往往易患心胃生寒,胸隔不通利,心痛,痞塞胀满,头痛,无故悲伤,时常会眼前发黑,甚者会晕倒,食欲减少,腰雅疼痛且屈伸不利等病症,要避免风寒湿。另今年患心脏病和高血压病的人往往会病情加重,患「中风」者增多。
中医养生认为,人体内的血液,得温则易于流动,得寒就容易停滞,所谓「血遇寒则凝」,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所以保暖工作一定要做好,尤其是老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