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走到哪里,只要有孩子的地方,就时常能听到一些爸爸妈妈或者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们对孩子说“你看看小红多能干,学习成绩又好,又能歌善舞的,你却啥也不会”,“你看看那孩子多乖,坐车都能安安静静的,你却吵个不停”“你看看那个姐姐回家第一件事就是写作业,写完作业才出去玩,你却总想着玩”,“你看看小明多有礼貌,每次都能大声的跟老师打招呼,你怎么不叫人呢胆子这么小”……在这些家长们的眼里“别人家的孩子”总是最好的。
这些家长们为什么要当着自己孩子别人孩子的面说别人家孩子的优点,揭自己家孩子的缺点呢?
原因有:
1、想以此激励自己的孩子向别人学习。可是真的就能起到激励的作用了吗?不能。既然不能起到激励作用,那家长们这样说会有什么效应呢?孩子会觉得爸爸妈妈们对我不满意,说我不如别人。孩子在心理上会把爸爸妈妈推得更远,不跟父母亲近,不跟父母交心沟通。有些孩子想:你说我不如别人那我就真的不如别人吧,一旦孩子觉得自己比不上别人,就会产生不良的自我评价,比如自卑,不自信,自我评价一旦形成,会伴随孩子一生。有些孩子比较上进可能真的就去超越那个人,可是他超越的目的仅仅是为了超越那个人,争那口气,而并不享受学习的快乐。当他超越了那个人便会停止努力。
2、出于礼貌客套的和别人聊天夸赞别人的孩子,可夸赞别人为什么要顺带贬低自家孩子一句呢?中国人的思维总喜欢找一个参照物来烘托另一个。其实想要夸赞一个人只需要夸出来就可以了,无需找出指定参照物,也可以同时夸不同人的不同优点。比如“哇,你家孩子真独立呢,都能一个人独立睡一间房了,我们家宝贝也很独立,每天都是自己收拾自己的学习用品和衣物”。如此说,大人孩子皆大乐意,而且孩子听了,想要获得更多的肯定可能还会主动提出下次也要独立睡一间房了。
3、情商低,不懂得尊重每个人。和多人同时聊天时,只顾一方开心,让另一方难堪却没有意识到。大人之间的客套,可能你的朋友听得很开心,可是你的孩子在旁边听了却很不是滋味,下次再也不跟你出去了。如此的比较也会真的把自己的孩子比下去的。比得越来越差的。
4、不爱孩子,或者不会爱孩子,不懂孩子。这个世界上每个爸爸妈妈都爱孩子的吧,只是爱的方式不同。家长们不学习了解孩子,不懂孩子需要“肯定赞美认同”这个心理营养,所以无意伤害了自己的孩子,不懂爱就等于错爱。孩子总是去和别人比较,永远都有比自己厉害的人,那面对对手时很容易就会焦虑。
孩子2岁时进入自我敏感期,这个阶段的孩子很关注自己,自己能够做到一件事就会很自豪的告诉妈妈,希望获得妈妈的肯定。到了四五岁之后,孩子逐渐意识到自己和别人不一样,这个阶段要告诉孩子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并且经常影响孩子欣赏别人,但不是比较。
父母们可以:
一、告诉孩子,每个人的年龄,身高,体重,体型,五官,穿的衣服都是不一样的。“脸蛋身材和胖瘦,我和别人不一样”。
二、告诉孩子,小红喜欢跳舞,她跳舞跳得很好。小芳喜欢画画,她画画画的很好。我们的宝贝喜欢钢琴,弹钢琴弹得好。“你我兴趣不一样,人人兴趣都很棒”。
三、告诉孩子,每个人都有优点和缺点,没有谁是完美的。小红的优点是说话很有礼貌。小芳的优点是遵守纪律。我们宝贝的优点是喜欢社交,有很多朋友。爸爸妈妈们要多帮助孩子发现优点,并且标志性的告诉孩子表扬孩子。“我喜欢我的独一无二”。“了解我自己,我爱我自己”。
四、告诉孩子,有缺点是很正常的,每个人都会有缺点的。别人有缺点我们要接纳理解别人,我们有缺点也可以慢慢改进。可以自己和自己比较,今天和昨天比较。这对于多子女家庭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告诉孩子对手永远只有自己,一次次突破自己就很好。比如:大宝贝,今天早上闹钟一响你就自己起来穿好衣服洗漱好,妈妈看到了,你在自理能力方面比昨天有进步了。小宝贝,今天出门时妈妈不小心滑倒了,你马上过来扶起妈妈关心妈妈是否摔伤,我看到了,小宝贝是一个善良懂得关心别人的好孩子。“不做不公平的比较,我有进步最重要”。
爸爸妈妈们千万不要再拿别人的孩子的某一个优点和自家孩子的缺点比较了。不做不公平的比较,我有进步最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