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听了一句话:
考好了,什么都好;考不好,啥都不是。
真是至理名言。
回想起自己的学生时代。
考好了,你所有的方法都是对的;
考烂了,你所做的一切都是错的。
考好了,在掌声雷动中做经验分享;
考差了,在沉默无语中忍受无数白眼。
你以为穿着同样的校服坐在同一间教室,就是站在同一起跑线吗?
错了!
一切都要用成绩说话。
就算是你,同一个你,
成绩优秀,就可以分享“学霸是怎样炼成的?”
成绩下滑,就可以例证“你是怎样一步步沦为学渣的?”
你若成功了,放屁都有道理;
你若失败了,再有道理都是放屁。
虽不中听,但中用。
成功了,你说什么是什么,都是对的,都是真理。
因为你的风光和头顶的光环。
没成功的时候,不要开口,怎么解释都是错的。
因为你落寞失败的背影。
人是视觉动物,你我都一样,毕竟眼见为实。
咪蒙曾有剧本被圈中大腕看中,被评价为“惊艳”,并定下了上湖南卫视的档期。
走红来得太突然了:
有央求她租别墅写剧本的,有帮忙开工作室的,有舔脸办公司的……
突然大批“熟人”、“好友”涌现出来。
后来,上卫视泡汤。
那些小伙伴们突然集体蒸发了。
再也不约了。
说现实也好,势利也罢。
这就是生存法则:
成功了就“万般皆道理”,失败了就“说啥都是错!”
心理学有个概念“晕轮效应”,又称“光环效应”,是指当认知者对一个人的某种特征形成好或坏的印象后,还倾向于据此推论该人其他方面的特征。
经济学有个概念“结果偏见”,即我们看到一个人获得了成功,就会立刻认为他过去所有的行为都有道理。
本质上是都是以偏概全的认知上的偏误。
一句话,你是牛人,每句话也都自带牛气;你是苦逼,每个梦想也只能是痴人说梦。
小米火的时候,人们鼓吹小米情怀广阔,性价比高,社区运营良好,似乎小米模式就是企业成功的模版。但,如今小米手机销量下滑,人们又开始质疑其情怀,质疑其运营模式。
可见,什么自相矛盾,自打耳光,才是常态,是有心理依据的。
所谓的理性,只是一个概念。
我们普通人根本就不需要这个概念,对于同一件事的看法,由这件事的结果来决定就够了。
还是记住这句话:
如果一个人成功了,过去的什么狗屁都是策略,如果失败了,过去的什么策略都是狗屁!
话糙理不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