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的离去如惊雷乍响,毫无征兆。可细想起来,竟似早有预兆——临住院前,他拖着病弱之躯,骑着车独自前往北郊墓园,将身后之事早早安排妥当。平日里,父亲节俭到连打车钱都舍不得花,我无数次在深夜辗转反侧,满心都是疑惑与心疼:那一段漫长的路,他究竟是如何咬着牙、强撑着病体骑过去的?
在医院陪护的日子,每分每秒都像被拉长的丝线。父亲望着邻床病友大快朵颐时,那羡慕又克制的眼神,如同一把锋利的匕首,狠狠刺痛着我的心。眼前这个身形羸弱、瘦骨嶙峋的老人,与记忆中那个潇洒豪迈、意气风发的父亲,实在难以重合。岁月啊,究竟是怎样悄无声息地夺走了他的光彩?
父亲走后,我在整理遗物时,特意走进那间存放他心爱美酒的小屋。几瓶未开封的酒静静躺在角落,因存放太久,瓶中酒水已挥发过半,即便打开,也再难寻得当年醇厚的醇香。这些,都是父亲珍藏许久、舍不得喝的宝贝。望着眼前的一切,记忆的闸门瞬间被打开,与父亲有关的点点滴滴,如潮水般涌来。
父亲一生投身警察事业,因职责所在,每逢新春佳节阖家团圆之际,他却总是坚守岗位执行任务。年三十的夜晚,我和弟弟依偎在母亲身旁,一家人围坐在餐桌前,总会在主位郑重摆上父亲的碗筷,斟满一杯酒。袅袅酒香中,寄托着我们对他的牵挂,也象征着我们一家人,无论相隔多远,心始终紧紧相连。
父亲爱酒,且酒量惊人。记得每年随他回安徽外公家,身为抗日英雄的外公在当地德高望重,父亲一到,乡里乡亲便纷纷前来相聚。宴席上,父亲开怀畅饮,几桌宾客轮番上阵,最后竟都醉倒在他面前。而父亲依旧从容不迫,一一将众人送回家中。那时年幼的我,满心都是惊叹与崇拜,父亲的酒量,仿佛是深不可测的汪洋大海。
父亲还常邀同事好友来家中小聚,这些老酒友们,承载着他工作之余最惬意的时光。父亲闲暇时喜欢下乡狩猎,每每满载而归,便会在院子里亲自处理猎物,烹煮佳肴。肉香随风飘散,引得左邻右舍都忍不住驻足。随后,便是父亲与老友们推杯换盏的欢乐时光。觥筹交错间,有人喝得面红耳赤、酣畅淋漓,有人醉意朦胧、笑谈人生。童年的记忆里,满是父亲豪爽喝酒的身影,和他与朋友们肆意欢笑的模样。
在我儿时的认知里,酒仿佛有着神奇的魔力,是人与人之间情感交流的绝佳媒介。人们借着酒,尽情释放心中的喜悦;在举杯碰盏间,友谊如潺潺溪流,绵绵不绝。这或许就是独属于中国的酒文化吧。往后的日子里,每当想起父亲,脑海中总会浮现他喝酒时洒脱豪迈的样子,童年的温馨画面也随之清晰起来。如今,每次回到老屋,我都会在父亲的遗像前虔诚地斟上一杯酒,酒香氤氲,恰似我对父亲绵延不绝的思念。父亲对我的爱,早已融入这一杯杯酒中,更教会我勇敢面对生活、独立成长、坚强前行。
受父亲影响,我对酒也生出了一份特殊的情愫。犹记初次拜访初恋男友的父亲,特意带上一瓶山西汾酒。老人家笑得合不拢嘴,连赞“好酒”。此后,陪他喝酒谈心成了常事,这份因酒结下的情谊,竟跨越了几十年的时光,依旧深厚如初。与朋友们相聚时,酒更是不可或缺的存在,它像强力的粘合剂,让友情愈发牢固。遇上佳酿,大家更是兴致高涨,欢声笑语回荡在每个角落。
情到深处,酒便成了最好的寄托。无论是爱情还是友情,酒都承载着无数难以言说的情感,它是美好回忆的载体,更是连接人与人心灵的桥梁。
#原创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