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接孩子,看到孩子低着头走路,很沮丧的样子。我有点疑惑,难道是考试没考好?我这个老妈还是比较关心成绩啊。上前挽住孩子的胳膊,问他怎么啦?
“我今天要写1000字的检讨,”孩子无奈的说。
“怎么回事?”我好奇的问。
“我在不恰当的时间不恰当的地点做了不恰当的事。”
连着三个不恰当把我整蒙了,心里还有点不以为然,孩子能这么说出来,应该不是什么大事。
“到底怎么回事?怎么样的不恰当法?”我好奇的问,心里是乐观的,我把它理解成了孩子的小幽默。
孩子在做完作业回头看教室里的钟时,看到某两个同学在相互竖中指,笑了一下,被管记录的记下了,为此要写检讨。心里很是忿忿不平,觉得自己没有讲话,不过就是笑了一下,怎么就要记上了?有人做小动作不记就记我?再说老师说可以有三次机会的,提醒后不改再记的啊。
“古人是一笑值千金,你是一笑值千字啊,”我想缓解下孩子的情绪,发现孩子不为所动。
“你是不是觉得受到了委屈,这样对你不公,是吗?”我开始同理孩子的感受。
孩子口中吐出了一个“嗯”。
“那你准备怎么办?”我心里是想,既然你觉得冤枉,那能不能去跟老师申述一下呢?
“我跟老师说了,老师没同意,说要遵守纪律。”
哦,双重委屈啊,觉得没有人支持他。
“那你准备怎么做?老师要从大局考虑的。不过,我要嘉许你的勇敢,敢于去跟老师申述,争取自己的权利。妈妈要向你学习,如果是我的话,我还没有勇气呢。”
“还能怎么做?只能写了”,孩子无奈的说。
“你是不是觉得他们都不支持你,觉得你做错了啊。妈妈支持你,你是被冤枉的。”
孩子的眼泪开始掉下来了。
老公的一句“爸爸也支持你”,让孩子的眼泪掉的更凶。
情绪得到了缓解,可是检讨是没办法逃脱的。孩子开始嘴里叨叨着“要1000字呢,怎么写啊。”很是烦恼的样子。心情自然好不到哪里去。
记名字的或许有不恰当的地方,但是我们不能去改变他人。都说谁痛苦谁改变。显然,孩子是有提升的空间和改进的措施的。
我开始引导他我们可以怎么做才能避免。回头是因,被记是果。最好的方法是改变因。只是孩子说出来的方法都在外部打转,还没有关注到自己的身上。我几次提醒他可以改变自己的行为,只是都被他用各种理由挡回去了。显然,在这件事上,他觉得他是没有错的,他是不需要改变的。
沟通无效,我开始止语。
老公开始安慰孩子,“这点小事,不要想了,没什么的。”
“怎么能不想呢,被冤枉了当然是大事了,况且还要写这么多字的检讨,能不想嘛。”我借机再次说出孩子的情绪。
孩子的情绪经过几次这样的同理,开始平复。只是检讨依然是逃不脱的。
我当然可以跟老师沟通,只是我也有私心,觉得这次机会可以让孩子学习到很多东西,反省能让自己做的更好。只是孩子没有意识到,不知道怎么写。
我既然引导不了他看到自身可以改变的方法,那我可以帮他写检讨,把我的想法和观点写在里面呈现给孩子,孩子在抄写的时候也是可以接收到的。
当我说我可以帮他写检讨的时候,孩子的表情一下子丰富起来,开始积极的去做作业了。
我跟他说:我写的是我的想法我的观点,你如果认可,我就代写,你有什么想法也可以跟我说,我会写进去。如果没有,我只能写我自己的。我写了你要认可我的观点,要不这个检讨一点意义都没有。
写完之后我再次跟孩子口述我写的内容(孩子抄写的时候因为时间关系是为了抄而抄,并没有仔细看),这次孩子就愿意听我说了。
第一次做“枪手”,也许这件事我做的不够好,但我还是希望我的孩子情绪稳定、完成作业、学到东西。我在我所认知的范围内选择了我觉得最好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