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一直在读于永正老师的书《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读了之后,倍感羞愧,可又觉得舒服,于老师真是说到我们老师心坎里去了。就说做一个被学生喜欢的老师吧,老师肯定得先喜欢学生,那么多形形色色的学生,我们能做到喜欢每一个学生吗?一般来说不太可能,甚至我们还要做出一番师者的样子来,让学生难以靠近。所以师生关系就成了老师高高在上,学生言听计从的不平等关系。我也是这样,看到学生,表情就自动严肃起来,看到学生闯祸,我就开始批评一通,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把老师的威风拿出来镇压下他们。虽然自我安慰我这样做是为了他们好,但学生怎么能感受到老师喜欢他呢。我还是被传统的师道尊严所束缚了,放不下面子,怕有失老师形象。
读了于老师的文字,我如醍醐灌顶。是呀,虽然我们做不到喜欢每一个孩子,可是我们能做到喜欢学生的样子啊,这些样子不是虚伪的,是实实在在的,学生能够看得见感受得到的,比如微笑,这是最简单的一个动作,多少老师尤其班主任面对学生,微笑也不见了。我们要经常对学生微笑,笑容能够拉进老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使学生对老师不再有惧怕感。哪怕一时生气,也要立马找回微笑。
除了微笑这一神态,动作也可以传达喜欢,摸摸学生的小脑袋;轻拍一下学生的肩;竖起一个大拇指;拥抱一下学生;理理学生的红领巾……仔细想想,有好多细微动作都可以让学生感到老师喜欢他,我却如此吝啬,多无情啊。
还有语言,上课丰富多样的评价语,比如“你的声音真好听”,“你读书的样子多认真啊”,“你这次比上次多写了一句话,有进步呢”……平时和学生交流的日常用语,也可以更亲切:“今天穿得挺潮哦”,“我们一起来跳绳吧,你当我师父教教我”,“我相信你”,“身体好点了吗?多喝点水啊”……我发现这些普通而真挚的语言经常用在我们的生活中,对于学生,我们是否要求过于苛刻?
感触最深的一句话是:做一个不像老师的老师。也许这样,我们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