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句话很流行,从前车马很慢,书信很远, 一生只够爱一个人。而如今微信电话很快,不管是友情还是爱情,我们却遗忘青春。
一
我和小C是初中很要好的同桌,当时的我们成绩旗鼓相当,对于班级名气还较着劲,亦敌亦友。我们经常一起吃饭,一起上课,一起玩耍,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一对好基友。
中考以后,他很幸运的考上了市一中重点高中,然而我考上了普通高中。我们的学校只隔一条街,但那个时候学校都是封闭式管理,基本上不可能去找他玩耍。我们的2005年,手机还不够发达,也买不起。当时看到很多同学给初中老同学寄信,来诉说在高一的生活。我也跟起了潮流,我给隔一条街的小C写起了信,虽然只隔一条街,但是也要三四天才能收到。我们在等待的时光里,彼此分享着自己在自己学校的趣事,成长与进步。并对对方的生活充满羡慕。我们就这样一来一去度过了高一时光,进入繁忙的高二时光,信件就少了。可能是我们适应了彼此的同学,然后随着时光,淡忘了以前在初中的记忆。慢慢的不再联系了。即使是相隔一条街,我们也很少见面了。那些关于纯真友谊的信件至今还保留着,不是不联系,是我们都长大了。
青春是懵懂的,也是有错觉的。那时候的座位是一排九个,二五二的布局。我就坐在五的边缘,而我认识的小Z也是在五的另一边,中间相差两个人。我性格内向,小Z比较主动,发现我字写的不错之后,就主动找我聊天。但不是口头,而是通过纸条,纸条经过两位同学传给我,我又传过去。比较有意思的是,那些纸条并不是真正意义的纸条。而是清洁纸,因为可以躲过老师的眼睛,也可以顺势擦鼻涕销毁,小Z真是太聪明了。就这么传来传去,我突然那颗懵懂的心,喜欢上了这个单纯的女孩。即便是之后调整座位格局,纸条依旧那么飘来飘去。当高一下学期就要分文理科了,我骨气勇气对她表白,却最后被拒绝了。奔跑在牛毛细雨里,眼泪泛出,青春的泪有点痛心。不过那些纸条传来传去的场景却历历在目,或许我把友情当爱情了吧。
二
随着高考的落幕,我们进入了大学,大一和高一一样,还没有融入身边的同学圈,而继续思念着那些一起奋斗着高考的同学们,如今天各一方。还好我们有手机。手机是个好东西。那个时代的手机很不智能,但是对于送的几百条短信来说,还是可以联系着不少同学的。QQ的开始使用,拉近了天南海北的距离,天涯若比邻。喜欢拿着网速很慢的手机,进同学空间看看,留言踩一下。看一下他们有什么新闻,好看的照片,旅游的风景,以及互相偷菜,奴隶买卖。我们玩得不亦乐乎。QQ和短信的使用,比信件的速度更快,拉近了彼此的距离。整个大一,都是在新旧朋友之间转换,联系老同学,认识新同学。我们的好友越来越多,空间越来越热闹。谁有点新闻,大家都知道了,其乐融融如一家。每当上微机课,我们班级群就很热闹,大家都叽叽喳喳的聊天。
那个时候我喜欢一个女孩,小Y。是我们班的,平时关系也一般。但是经常和我们一群人玩在一起。寒假回家,我没座位,她让给我,她和其他同学挤在一起,因为我比她家还远两个小时。还有我们学交际舞,她主动当我舞伴,解决我尴尬的处境。凡此种种,我很感动。对她很有好感。到了第二年的寒假,我想着我们快要毕业了,以后可能不会见面,我就不能错失这个机会,于是我就主动在手机上编辑了很长一段文字,写了又删,删了又写,然后表白的短信就忽的一下子发过去了。虽然表白被拒,但是我觉得至少说出来了,青春无悔。
三
毕业了,大家都开始工作了,智能手机的到来。也许大家都很忙,大家越来越沉默了。QQ空间一天也看不到几条更新,虽然有那么多的好友,但是却很安静。大多数人潜水,很少说话,只有几个熟悉的人发着结婚的喜讯,更新着孩子成长的点点滴滴。很多人也锁了空间,或者删掉了过去的状态心情和照片。我们也自然的从QQ开始转战微信了。我们联系的方式越来越容易,可是说话的人越来越少。朋友圈出了点赞,寒暄也少了很多。我们都成熟长大了,有了自己的事业和家庭,却变得更加沉默。
四
时代发展很快,从信件变成了短信再到QQ微信,我们也已经长大,而我却丢失了心中那最纯真的感情。以前等一封信可以等三四天,而现在如果微信不回,我们却胡思乱想。抑或者在群里即使@某些人,还是不会出现。或许感情真的在变淡吧,或许是大家都在忙着自己的事业和家庭吧。我们都在成熟,却再也回不去当初的纯真。焦躁快速的社会,我还是希望活在等着信件来的那些日子里,因为是纯真的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