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爱的理解。

    今天我和大家聊聊,对爱的理解,这也是我对自己一段成长经历和人生选择的领悟。

  爱是我们人生永恒的主题,我们都被人爱着也爱着别人,每个人的成长经历,人生阅历不同。对爱的理解也是不同的。

  什么是爱?没有标准答案,今天我主要分享爱的本质是美国作者斯科特派克《少有人走的路》对于爱的定义是这样的。

 

爱的定义

      爱的定义对我在过去做出的放下事业回归家庭,投入教育,学习传播的选择,找到了内在深层的原动力。

  那就是我想要突破过去的自我边界,让自己扩展到新的陌生领域,塑造出一个不同的崭新的更好的自己,原来这种强烈的自我完善的意愿就是爱的本质。

  我们做出选择和执行的动力一般有4个不同的层面。

个人成长


第一: 不得不做,比如工作要养家糊口,必须要做。

第二:  为了实现未来的目标,比如挑战更高的职位,才能达到企业或团队的目标。

第三: 为了表达自我,通过实现自己的天赋才能创造力,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自我,实现自我价值。

第四:是为了帮助他人。为社会贡献更大的价值。

第五:是无为。一切成为完全自动自发的行为,完全心流的状态。

      我过去在第2个层级为了团队的目标,为了老板的期望而努力,但我意识到过去很多时候我把自己搞得很累,不会放松,对家人和孩子的关心和陪伴也不够,对自己有些时候是不够喜欢和接纳的,当一个人开始察觉到自己的状态,并不是自己所喜欢和期待的那个样子的时候,就是在提醒我们需要改变,所以我在去年决心为自己按下暂停键,放下自己,投入10多年感情的事业平台,进入到第3层级。

    表达自我,让我自己慢下来,回归家庭,尝试用心做早餐,做饭陪伴孩子成长。

    我学习长笛练习,瑜伽学习,家庭教育,或开始慢慢觉察和照顾自己的内心感受,开始感受到自己的内心,开始更加的内在富足起来。

    亲子关系也越来越好,夫妻关系也越来越好,我开始喜欢和欣赏自己开始做家庭教育传播者,一边自我成长,一边慢慢往,第4个层级帮助他人成功迈向一步。

    我知道我选择的这一条路不会很容易,但这一路一定很值得,因为我知道我所选择的是为了成为那个更好的自己,这一切的原动力来自于我对自己深深的爱。

父母的爱


    前面分享了自己个人成长对爱的理解,而我们身边的父母除了自己要成长以外,我们还要做好称职的父母陪伴孩子成长的重要责任。

  这一角色也需要我们充分体现出爱的能力。有的父母被原生家庭的固有思维和信念牢牢禁锢。即使知道过去的思维已经不能适应现在孩子教育的需要,确不愿挣脱和改变。有的父母不尊重孩子独立的人格,只把子女当作自己的延伸。孩子会抱怨父母严格教育他们。并非是真正的关心,而是父母担心自己个人面子受到影响。


      这些都是爱的能力不足的表现,要提升爱的能力,就要不断觉察,提升自我。自己对自我完善追求的意愿。世界不断变化。我们追求世界的角度,我们观察世界的角度也时刻处于更新和调整之中。随着我们的孩子从婴儿长到青春期,我们的心情也会发生变化。我们需要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不断打破过去固有的思维。对我们过去的人生地图进行修订和重新绘制。不断用新的思维和信念,让我们更加有信心和底气,更加从容地陪伴孩子的成长。


      这就需要我们具备终身学习力。并且将这种终身学习成长的思维传递给孩子。把孩子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和孩子一起亲子共修。共同完成这段心智成熟的旅程。我们终将收获更加幸福完整的人生。最后,我以我非常喜欢的纪伯伦的字,孩子作为今天分享的结束。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