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计划遇上情绪:一场大雨教会我的育儿松弛感》

早晨的阳光还没完全透进窗帘,我就已经兴奋地规划好了今天的行程——带宝宝去参加社区组织的“小鸡互动活动”。他之前一直很喜欢小动物,每次看到毛茸茸的小鸡都忍不住伸手去摸,我想这次他一定会玩得很开心。 


然而,现实往往不会按照剧本走。 


刚吃完早餐,宝宝突然嘟着嘴说:“妈妈,我不想去了……”我愣了一下,问他为什么,他支支吾吾地说:“我看一会儿电视,就不去参加小鸡活动了。” 


#### **1. 孩子的“不想去”,背后藏着什么?** 

我第一反应是有点失望,甚至想直接关掉电视,催促他换衣服出门。但看着他略带倔强的小脸,我突然意识到——他可能不是“任性”,而是在害怕什么。 


也许是因为上次类似的活动里,他没有成功喂到小鸡,心里有点挫败; 

也许是因为今天起床后还没完全清醒,需要一点时间调整情绪; 

又或者,他只是单纯地想按照自己的节奏来决定今天怎么过。 


#### **2. 从“对抗”到“接纳”:一场大雨的转机** 

就在我犹豫要不要坚持带他去时,窗外突然哗啦啦下起了大雨。雨点噼里啪啦地打在玻璃上,仿佛在提醒我:**“计划可以变通,但孩子的情绪需要被看见。”** 


于是,我蹲下来对他说:“好,那我们先看十分钟电视,但要自己计时哦。”他眼睛一亮,点点头:“嗯!” 


然而,十分钟过去了,我发现他完全沉浸在动画片里,根本没计时。如果是以前,我可能会直接说:“时间到了,关掉!”但这次,我换了一种方式—— 


**“宝宝,你是不是忘了什么呀?”** 

他愣了一下,然后有点不好意思地问:“妈妈,那我看了几分钟了?” 

我笑着说:“妈妈也没看时间,不如我们现在重新计时,再看十分钟,好吗?” 

他爽快地答应了,这次真的自己盯着时钟,时间一到,就主动关掉了电视。 


#### **3. 育儿不是“按计划执行”,而是“灵活调整”** 

这场突如其来的大雨,反而让我想明白了几件事: 

✅ **孩子拒绝某件事时,未必是“不听话”,可能只是需要多一点掌控感。** 

✅ **与其强硬纠正,不如用提问引导他思考:“你是不是忘了什么?”比“你必须关掉!”更有效。** 

✅ **计时器不是用来限制孩子的,而是帮他建立“自我管理”的意识。** 

✅ **有时候,放弃原计划,反而能收获更珍贵的亲子默契。** 


#### **4. 松弛感育儿:让孩子学会“选择”,而不是“服从”** 

我们总希望孩子按照我们的安排,顺利完成任务。但事实上,**成长中的很多学习,都发生在计划之外。** 


今天的“小鸡活动”没去成,但宝宝学会了: 

**自己管理时间**(虽然第一次忘了,但第二次主动配合); 

**表达情绪**(不想去时,没有哭闹,而是尝试沟通); 

**遵守约定**(说好看十分钟,就真的做到了)。 


而这些,远比一次活动更有意义。 


#### **后记** 

雨停后,宝宝自己跑到窗边看了看,突然说:“妈妈,明天如果不下雨,我们再去看小鸡好不好?”我笑着点头:“当然可以!” 


原来,**当我们愿意放下“必须怎样”的执念,孩子反而会更愿意配合。** 


**育儿路上,你是更倾向于“坚持计划”,还是“灵活调整”呢?欢迎分享你的故事~** 


--- 

**#育儿心得 #亲子沟通 #情绪管理 #松弛感育儿**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