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11:今天是勇气读书会打卡第11天。你的坚持终将美好!
今天上了7节课,晚上回到家开始读书,读了一节,可是却怎么也读不懂,只能重读的读,读了有四遍,才搞清楚这一节的大概内容。说实话,有点怀疑自己的能力~哈哈。


第三章的这一节题为《自我的局限和潜能》,局限和潜能是悖论。何为悖论?悖论原理不仅是一种抽象的认识方式,同样是一面透镜,透过它,我们可以对促成优良教学的个性与人格有更多的认识。
作者在教师工作坊中通过悖论的透镜观察课堂教学实践。文中分别介绍了作者的一个成功的课例和一个惨败的课例。这两个课例来自同一学院、同一学期、同一课程,却不是一节课。
从成功的课例中,作者被认为拥有七项之多的能力和强项,如:“在计划和引导工作坊两方面都具有灵活地把组织结构与意图结合起来的能力:阐明我的目的同时又开放地接纳各种达到目的的方式。”得到这么多的肯定,似乎:这些就是足以使我受欢迎的原因。但这种效果产生还有另外两个重要原因:1.意识到自己的才干和能力;2.这些才干和优势的支撑,可以消除那些教学中的恐惧并恢复信心。
但在惨败的课例中,之前拥有的能力和强项成为了作者在这节课中的弱项。作者体验着痛苦,致使工作坊中指导这个练习时,作者坚持让参与者避开这个问题,但当我们愿意更深入地反省那些易使我们受伤害的动态过程,我们才会对我们的身份有深刻的认识。其中理解自身的独特身份是找到新的教学方式前关键的一步。所以讲此阿里当做一对特殊的矛盾看待,一个人拥有的每种才能都伴随某种缺陷。对于这种才能局限,要更深入地理解天赋和缺陷的悖论,更深入地认识我们自身混合体的本质,从而在我们自然本性的完整中更体面地教学和生活。
因此必须记住,在教学中经历的痛苦和顺利与学生共舞时感到的喜悦一样,都是自我活跃和完整的一种迹象。记住了,才能更靠近“我”的才能,更进一步远离了强压愤怒的状态,更可能以对我和我的学生双方都适合的方式教学。
作者在后面说到,这样理性地剖析教师的自我尽管令人尴尬,但随着课堂状况的化解改善,作者想法却解决了问题。作者是个勇敢的人,他作为自我成长的教师,选择直面这类难堪的事实。
我很佩服作者的勇气,不论这样的剖析如何令人尴尬,不论别人的眼光如何,作者都勇往无前的选择直接面对。想想自己平时是不是缺少了勇气,自己敢不敢忽略别人的眼光做自己认为正确的事情。我一直在想,明年将互加网络课程尽可能多的带给班里的孩子,那么一周下来就会在主科上少好几节,我在想如何应对校长、以及家长的质疑。但,作者更加给了我勇气,因为孩子的培养不只是学习书本上的这点知识,未来更是对孩子创造力的考验。读到最后,一种能量油然而起!互加网络课必上无疑。
除了作者给予的勇气,作者严谨的思维不得不让人佩服,这是一本太有深度的书了,每次看,都不得马虎一字一词,错过可能就理解错了呢!我更想了解作者更多的经历、思想,满满的正能量在其中!
期待明天的阅读,加油!你的坚持终将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