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以后,我们一定不会忘记2020年这个带着口罩的开始,一场肺炎把每个人都变成了宅男宅女。于是最近总会在朋友圈、公众号看到“无聊”这个话题,到底宅在家里的时光,我们是被禁锢了?还是更自由了?为了得出这个问题的答案,我们得先思考一下什么是自由。
任何事物都不止一面,自由亦是如此。我认为对于个人而言自由包含了三个面相:空间自由,时间自由和思想自由。而当我们在谈论自由的时候,其实也是在谈论边界,自由和边界从来都是同一样东西的正反两面,所以我们在定义自由时必须思考自由的边界在哪里。
空间自由取决于交通技术和政治经济因素
所谓空间自由,就是一个人所能到达的空间范围的极限。空间上的自由度,是满足人类好奇心的必要前提,自由度越大,人类的好奇心就越有可能得到满足。此外,空间上的自由度还与人类发展的利益有直接关系。当人类开始形成各种各样的群体(比如氏族、部落、国家等)时,哪个群体的空间自由度越大,哪个群体获得的资源就越多,哪个群体也就更容易在群体发展的竞争中获得优势。
这种空间自由的边界,往往取决于对先进交通技术的掌握程度。远古的人类靠双脚过着采集生活,双脚能够到达的边界就决定了当天食物的丰富程度。相邻的两个部落,跑得快的部落就容易获得更多的食物,从而保证后代繁衍,壮大族群。后来智人发明了船,开始跨越海洋的阻隔,向世界各地辐射,在漫长的流浪生活中,智人先后歼灭了“鲁道夫人”、“直立人”、“尼安德特人”等等其他人种,一举成为了世界的统治者。
再后来世界各地的智人开始形成自己的国家,1492年,造船和航海技术的发展为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奠定了技术基础,这一发现也标志着西方国家进入了大航海时代。与此同时,蒸汽机和火车的发明,让西方国家在空间自由度的探索上更有效率,从而大大加快了西方国家的发展速度。正是在这些交通技术的加持下,西方世界逐渐赶上了与东方国家的差距,最终撬开了中国的大门。再后来,载人飞机的发明将人类在地球范围内的空间自由度大大提升。
在两个方向上,人类仍然在不断的拓展空间自由度。一是在空间的广度上。上到浩瀚无穷的茫茫宇宙,下到海底两万里的未知世界,哪个国家能掌握最先进的技术,哪个国家在资源的开采、移民甚至与外星文明的对话中,就拥有优先权和话语权。二是在固定空间的拓展效率上。高铁的发展已经让国人尝到了甜头,而正在飞速发展的无人驾驶和飞行汽车等技术,无疑又要为人类带来一次交通革命。
于个人而言,空间上的自由度,已经不存在太大的技术壁垒,反倒是政治因素和经济因素成为了主要限制。所谓政治因素一是国家之间是否能够自由往来,随着全球化发展,这个因素的限制会越来越小。二是既为国家,当有国法,对于一些公有的地方,国家会限制个人的空间自由,而这种限制恰恰是为了最大限度的实现个体的空间自由。比如前段时间很火的两则新闻,两个女孩开车进故宫被罚和三名驴友景区攀岩被判刑。国家之所以要对空间自由有一定的限制,是因为这些资源是全体公民共有的,如果因为个人的不当行为对这些资源形成了破坏,那么其他人也就丧失了同等的空间上的探索权利。
在此我们应当达成一个共识,不管是自由的哪一个面向,当和他人产生关系时,我们的自由都要发生在不损害他人利益的基础之上。这也是英国著名哲学家和经济学家约翰·穆勒在其著作《论自由》中所强调的关于自由要遵循的首要原则。经济因素很好理解,任何交通工具都需要钱才能把我们运送到我们想要去的地方,去的越远,花的钱越多,于是个人的经济状况也成为限制我们空间自由度的一个重要因素。说到经济因素的限制,就不得不提到常常与之相矛盾的自由的另一面,时间自由。
时间自由取决于人对其所扮演的角色的喜爱程度
时间自由是很容易被人们忽略的一个方面。看起来每个人每天都有24小时,然而每个人在时间上的自由度却是天差地别的。相对而言,一个人扮演的社会角色越多,时间自由度越小。每一个角色都要和他人产生协作,一旦产生协作,时间就不是完全属于自己了,在每一个特定的角色中,我们都必须与他人共同分享我们的时间。如果你是父亲/母亲,你需要把时间分给你的孩子;如果你是丈夫/妻子,你需要把时间分给你的配偶:如果你是员工,你需要把时间分给你的事业和同事。。。从这一方面而言,只有当你完全是自己的时候,也就是当我们独处时,时间自由度是最大的。
如果当真如此,那只要减少我们所扮演的社会角色的数量,我们不就能够获得最大限度的时间自由了吗?可惜并没有这么简单,虽然从时间分配上来说,确实是这样,但时间自由真正的限制因素却是主观的,那就是一个人对他/她所扮演的角色的喜爱程度。当一个人热衷于做某个角色时,他会乐此不疲,在这个角色中他能获得最大的愉悦感。
所以在主观因素的加持下,时间自由就变成:一个人在他所喜欢的角色上投入的时间越多,那么他的时间自由度就越大。这就是为什么明明独处时我们有大把的时间可以安排,然而很多人却并不能感受到自由,因为和自己相处时,他们并不能感受到热爱,随之而来的只是无聊和孤独。我们能够爱事业,爱家人,却唯独做不到爱自己,这种独处恐惧症,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人们舍弃了自己思想自由的权利。
思想自由取决于人所处的文化属性以及对自我是否有清晰的认识
思想自由,顾名思义,一个人可以没有任何限制的去思考,从自由层面看,这个面相应该是最自由的,然而事实却是很多人在不知不觉当中放弃了思想自由的权利,每天跟在别人的思想后面。我认为这是由以下两点造成的。
一是文化属性的限制,之前看过一档节目叫《他乡的童年》,该节目每一期会去到一个国家探访当地的幼儿教育,很好的说明了这种文化属性上的不同。日本的教育强调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三岁的小朋友上学都是自己穿衣洗漱,还要参加幼儿园的日常劳动,同时也强调小孩在与大自然的接触下成长,爬树、光脚玩沙子都是被鼓励的;芬兰的教育强调平等,消除竞争,所以没有考试,老师会更加注重孩子的学习方法并经常给与鼓励;印度的教育强调勇敢表达,挑战老师的事情每天都在发生,同时鼓励学生们自己找出答案;英国的教育非常重视体育,以此来培养孩子们的协作能力,同时他们更注重培养独立思考能力以及关注社会的意识;在创业之国以色列,十几岁的孩子已经开始创业,他们强调培养孩子的创造力,更鼓励孩子要学会拥抱失败。
从这个节目中我们可以看到,每个国家都有其独特的文化,落实到教育中就成了不同形态的教育模式,从而也造就了不同的人。每种教育模式都有其优势和劣势,中国的教育也一样,所以每个人的思想都会受到其所处社会文化的影响,当一个人没有认识到这一点之前,他的思想就没有办法插上自由的翅膀。
二是对自我认知的局限性。自我认识决定了人生方向,可是很多人压根没想过自己的人生到底要怎么过,如果不能看清自己,只是随波逐流,那人永远也没有办法摆脱无聊和孤独,因为在随波逐流的状态下,人是不会去主动思考的,不思考那就沉迷于生活的洪流中去麻醉自己,可以发呆,可以玩游戏,可以花天酒地。当然每个人有自己选择生活方式的自由,但是在放弃思想自由的同时,也就同时放弃了人生的多样性可能。
还有的人给自己设定了无数的“框”,把自己的思想限定在某些舒适圈内,不去了解和尝试新的思想。其实只要稍微往圈外看一眼,这些人就会立马发现自己的无知。苏格拉底做过一个形象的比喻,他说人的知识就是一个圆圈,圆圈里边是自己的知识,外边是未知,一个人的知识越多,圆圈的周长越大,接触到的未知就越多,所以知识越多越“无知”。所以一个真正认清自己的人,不会傻到以为自己很渊博,只会不断向外探索,扩大自己的知识圈,在有限的生命里看到更加多样性的世界。
所以我们应该尝试去打破思想自由的限制,最好的办法就是阅读。查理芒格说“我认识的所有厉害的人,没有一个是不爱读书的,一个也没有。”所谓思考很大程度上就是从不同的面相去看待同一个事物,通过阅读我们可以直接看到别人看待世界的角度,极大的丰富思想的维度。当我们紧握思想自由的权力时,我们还会害怕独处吗?一旦我们学会了在思想的原野上信马由缰,我们的假期也就变得难能可贵了吧。
自由的终极目标是人类最为丰富的多样性
我想现在我们可以回答文首提出的问题了,宅在家里的时光,我们是被禁锢了?还是更自由了?显然我们的空间自由被限制了,好在时间自由和思想自由得到了解放。是否更自由取决于我们的主观意识,如果我们愿意抓住思想自由的权力,那么在更大的时间自由度之下,我们可以做的事还有很多。
最后我想说,整篇文章所说的,其实都指向一个最主要的原则,这里引用威廉·冯·洪堡的一句话:人类最为丰富的多样性发展,有着绝对而根本的重要性。自由的本质就是这种多样性。空间上,我们渴望走出去,探索的正是世界的多样性;时间上,我们渴望在喜爱的事物上多花时间,探索的正是那个事物本身的多样性;思想上,我们渴望冲破文化和自我的禁锢,要探索的正是文化和自我的多样性。
让我们以《论自由》中的一段话作为本文的结尾:
在言希书屋公众号回复书名,即可获得免费电子书哦